水道疏通五十条,东横河势自迢迢。
沙洲套港分南北,灌溉咸资大海潮。
【注释】
刘:指唐代诗人刘禹锡。谦山:指刘禹锡的故乡。刘谦山,即刘氏山,今属江苏省宜兴市。邑尊:即县令。
水道疏通五十条,东横河势自迢迢。
水道:指河流。疏通:使畅通无阻。五十条:这里泛指许多条河渠。迢迢:遥远的样子。
沙洲套港分南北,灌溉咸资大海潮。
分南北:划分南北两岸。灌:浇灌。咸资:全靠。大海潮:指大海中的潮汐。
【赏析】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任过苏州和淮南节度使,曾做过苏州刺史。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豪健,语言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刘谦山歌》是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刘禹锡故乡刘谦山一带的水利工程,表现了作者对家乡水利事业的重视和关心。
首句“水道疏通五十条”总写刘谦山的水道工程之多。刘谦山位于江苏宜兴西南,地势低洼,水源丰富,为解决农田灌溉问题,历代不断疏浚河道,修建水坝、闸涵和堤岸等设施。诗人在诗中概括了当时所修建的水道工程之众多,突出其规模之大,数量之众。
颔联具体写刘谦山的水道工程。“东横河势自迢迢”,写东侧黄河支流从远处蜿蜒而来,河水浩渺而长,与刘谦山遥遥相对。“沙洲套港分南北”,描述刘谦山周围有大片沙洲、沙洲之间又有港湾交错,南北两岸分别被沙洲和港湾分隔开来。诗人用“横”“迢迢”等词语形容河势之远,用“分南北”“套港”来形象地描绘沙洲、港湾纵横交错的地貌形态。这两句既描绘了刘谦山周边的自然地理环境,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水利建设成果的认可和赞美。
尾联“灌溉咸资大海潮”点出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刘谦山一带利用大海潮汐进行灌溉,这是古代一种较为先进的灌溉方式。诗人通过对刘谦山水利工程的描述,展现了当地人民勤劳智慧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水利事业的深厚感情。
此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刘谦山一带丰富的水资源和发达的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水利事业的关注和关心,以及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