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担上露才干,野老移来满药阑。
抛却故山花事盛,翻来燕市买花看。
【注释】
买花:买花,买花为赏。花事:指买花之事。燕市:即北京。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买花》一诗的开头两句,全诗如下:
卖花担上歇肩头,买得园中最鲜柔;
黄金万两价不及,点染春风满面愁。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花而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卖花”是这首诗的主题。“卖花”二字点出了诗人的题旨,也是全诗内容的统摄。首句写挑着担子卖花的情景,次句写买花人的身份与心情。第三句是承上启下之句,由“买花”引出了后二句的内容。
“抛却故山花事盛,翻来燕市买花看。”这两句是说,我抛下故乡的花事来到繁华的燕京,专门去选购名贵的牡丹。这里“故山”指的是作者故乡,也暗含贬谪之意。“燕市”指当时的京都长安。“盛”字是繁体字,繁体中简体字没有这个字,意思是兴盛、兴旺、繁荣的意思。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任翰林学士时所作。当时他因得罪了权臣元稹而被迫外放,到江州当司马。江州是个偏僻的所在,远离京城。他想到那里要过清苦的生活,心中不免有些伤感。于是写了这首《买花》,寄托自己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卖花人挑着担子从家乡来到京师长安,卖花的担子里露水还挂着朝露。一个“卖”字写出其艰辛与不易。卖得钱并不多,只有“黄金万两”才能换来这些花儿。但是,这又有什么要紧呢?只要能在春天里观赏这些花儿,就已足够了!“黄金万两”与后面一句的“点缀春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日迟迟其行迟,春光灼灼其叶赤。”这句诗化用了《诗经·小雅·出车》中的诗句,用比喻的手法把花朵比作阳光。“点染春风”就是用鲜花来点缀春天的美好。“点染”一词用得很巧妙。它既形容鲜花的颜色美丽,又形容鲜花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和愉悦。同时,这句话也表明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卖花人的描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个挑着担子的人,从故乡来到了繁华的地方。他为了欣赏美丽的花朵,不惜一切代价地来到这里。虽然他的担子里只有一些花朵而已,但是却足以让他感到满足和快乐。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对于春天的热爱,都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