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去后六百载,粤山黯黮无光辉。
信知洞壑本非异,得名正以诗人诗。
一朝造物惧湮没,大搜宇内才无遗。
简尤拔隽命七子,以诗辟涤昌明之。
泉鸣激激入弦管,岚翠森森罗斝厄。
兴酣醉墨洒溪洞,一时吐尽胸中奇。
遂令中原好奇士,蹇裳各愿南荒驰。
披图仿佛见山色,更想如意还支颐。
欲问作图者谁子,图内诗人朱布衣。

题少鹤先生普陀山寺亭雅集图后

石湖去后六百载,粤山黯黮无光辉。

信知洞壑本非异,得名正以诗人诗。

一朝造物惧湮没,大搜宇内才无遗。

简尤拔隽命七子,以诗辟涤昌明之。

泉鸣激激入弦管,岚翠森森罗斝厄。

兴酣醉墨洒溪洞,一时吐尽胸中奇。

遂令中原好奇士,蹇裳各愿南荒驰。

披图仿佛见山色,更想如意还支颐。

欲问作图者谁子,图内诗人朱布衣。

诗句释义

  1. 石湖去后六百载:石湖(指杭州西湖)距今有六百年之久,其美景依旧未被破坏。
  2. 粤山黯黮无光辉:粤山(指广东的山脉或广州附近的山脉)颜色暗淡,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3. 信知洞壑本非异,得名正以诗人诗:确实知道那些幽深的洞壑与普通的山体并无太大差别,但因为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曾到访并留下诗篇,所以它们才被称为“洞壑”。
  4. 一朝造物惧湮没,大搜宇内才无遗:一旦大自然担心这些美丽的景色会被淹没,于是大力搜寻,使得宇宙间的英才得以保存下来。
  5. 简尤拔隽命七子,以诗辟涤昌明之:特别选拔出杰出的人才,让这些诗人用诗歌来洗涤和美化这美好的景致。
  6. 泉鸣激激入弦管,岚翠森森罗斝厄:泉水叮咚作响,仿佛在琴弦上跳跃;山峦青翠欲滴,环绕着酒杯的香气。
  7. 兴酣醉墨洒溪洞,一时吐尽胸中奇:酒意正浓时,我挥笔洒下墨水,让所有的奇特思绪都倾泻出来。
  8. 遂令中原好奇士,蹇裳各愿南荒驰:这使得中原地区的文人都渴望来到南方边远之地,追求心中的诗意。
  9. 披图仿佛见山色,更想如意还支颐:打开图画,似乎又能看到那山色,更希望如画中的景色一样美好,以至于需要托着下巴沉思。
  10. 欲问作图者谁子,图内诗人朱布衣:想要询问这幅画的创作者是谁,因为他是画中的诗人,穿着红色的衣物。

译文

石湖地区已经过去了六百年,岭南的山峰依然黯淡无光。
确实知道那些幽深的洞壑与普通的山体并无太大差别,但因为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曾到访并留下诗篇,所以它们才被称为“洞壑”。
一旦大自然担心这些美丽的景色会被淹没,于是大力搜寻,使得宇宙间的英才得以保存下来。
特别选拔出杰出的人才,让这些诗人用诗歌来洗涤和美化这美好的景致。
泉水叮咚作响,仿佛在琴弦上跳跃;山峦青翠欲滴,环绕着酒杯的香气。
酒意正浓时,我挥笔洒下墨水,让所有的奇特思绪都倾泻出来。
这使得中原地区的文人都渴望来到南方边远之地,追求心中的诗意。
打开图画,似乎又能看到那山色,更希望如画中的景色一样美好,以至于需要托着下巴沉思。
想要询问这幅画的创作者是谁,因为他是画中的诗人,穿着红色的衣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诗中使用了许多形象的语言,如“泉鸣激激入弦管”、“岚翠森森罗斝厄”,将山水的壮丽景色和音乐般的美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诗人还通过与历史名人的联系,强调了自己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这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