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初消静宿氛,幽花满路暗香闻。
纵横田纳弯环水,高下山蒸散碎云。
石径村烟遥欲接,树头人影细难分。
天然一幅清秋景,粉本凭谁远寄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日乡村风光。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微雨初消静宿氛,幽花满路暗香闻。
(译文):微细的春雨刚刚散去,让宁静的气氛更加明显,满路的花朵散发着幽香。
注释:微雨是指春雨,它刚刚下完,春雨过后,天气变得清新,人们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悦。这里的“静”字,表达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与前面的“微雨”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宁静的画面。而“暗香”则指的是花朵散发出的香气,虽然在雨后显得有些微弱,但足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纵横田纳弯环水,高下山蒸散碎云。
(译文):田间纵横交错,弯曲的水道环绕着村庄。高处的山峦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注释:这句诗通过描绘田野和山峦的景象,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乡村画面。其中,“纵横田”指的是田埂之间纵横交错,形成了农田的边界;“纳弯环水”则形容水道弯曲曲折,环绕着村庄;“高下山蒸散碎云”则是说山上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如仙境的感觉。这些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石径村烟遥欲接,树头人影细难分。
(译文):石子铺成的小路蜿蜒曲折,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上升。树上的人影模糊不清,难以分辨。
注释:这句诗通过描绘石子小路和远处村庄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其中,“石径村烟”形象地描绘了石子小路两旁的村庄,那里的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而“树头人影细难分”则是说树枝上的人影被风吹得摇曳不定,无法分辨出具体的人形轮廓,增添了几分神秘感。天然一幅清秋景,粉本凭谁远寄居。
(译文):这幅天然的秋日景色是如此美丽,不知道谁能将它画成粉本,让它流传千古。
注释:这句诗以“天然一幅清秋景”作为结尾,强调了这首诗所描绘的美景是自然而成,未经人为雕琢的。这里的“天然”二字,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又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追求。而“粉本”一词,原指彩色的底版或绘画稿本,这里用来形容将美景绘制成画的过程,意味着这幅美景将成为传世之作。诗人希望这份美丽能够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世人欣赏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