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何曾断上流,临江却使五官愁。
阿童他日风偏利,容易楼船下石头。

注释:

  • 铁锁:指大运河上的船闸,用来控制船只过河。
  • 何曾断上流:没有断流。
  • 临江:靠近江边。
  • 五官:指负责管理水道的官员们。
  • 阿童:指阿朵儿,即阿朵公主。
  • 容易楼船下石头:《旧唐书·长孙无忌传》中记载,长孙无忌曾经在扬州任都督,有次他命令士兵在江面上修建浮桥以方便船只往来,当时有人对此举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做会扰乱江水的流动,但无忌坚持认为这是为了国家的大局着想。后来,果然因为过度建造浮桥导致河流淤塞,而受到批评。阿朵公主因此对长孙无忌的行为感到不满,认为他过于专横,不顾百姓的死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城子山怀古》。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水利工程的描述,表达了李白对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的思考。
    诗的第一句“铁锁何曾断上流”,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大运河的铁锁。大运河连接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多条河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然而,尽管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更替,铁锁却从未断流。这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技术,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第二句“临江却使五官愁”,则揭示了铁锁的重要性。它不仅保障了大运河的安全,还使得负责维护水道的官员们感到忧虑和焦虑。这是因为铁锁的存在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维护和管理这些工程,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使他们感到压力重重。
    第三句“阿童他日风偏利”,则是对阿朵公主的直接指责。她认为长孙无忌过于专横,不顾百姓的死活。这实际上是对长孙无忌的一种讽刺和批评,表达了李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李白对于权力滥用和官僚主义的反感。
    最后一句“容易楼船下石头”,则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与反思。虽然长孙无忌的初衷是为了国家的大局着想,但他的做法却导致了河流淤塞和人民的苦难。这提醒人们要注重实际效果,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长远的后果。
    这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的思考。它既有对古人智慧和责任感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