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一柱靖边尘,武纬文经百政新。
辽主能教戒生事,邺侯安得乞闲身?
云中守自须名将,河内人犹借重臣。
乡国三年功百世,讴歌何止晋秦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以咏史抒怀为主旨,赞颂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

第一句:“南天一柱靖边尘,武纬文经百政新。”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南天矗立着一座柱子,用来镇守边疆,使边境尘埃不生,象征着国家的安定和强盛。这里的“武纬”指武力,“文经”指文治,而“百政新”则表示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一切都在更新中。

第二句:“辽主能教戒生事,邺侯安得乞闲身?”这句诗则是对唐太宗的赞誉,称赞他能够教导百姓避免纷争,使得国家稳定和谐,而邺侯安得乞闲身则是指邺侯李密因为得到唐太宗的赦免而得以脱罪。

第三句:“云中守自须名将,河内人犹借重臣。”这句诗是在赞美那些能够担当重任的将领和官员,他们如同云中的守军,英勇无比,值得尊敬和依赖。同时,这也是在提醒皇帝要重视这些人才,因为他们是国家的重要支柱。

第四句:“乡国三年功百世,讴歌何止晋秦民?”这句诗则是表达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感慨,认为国家的功绩将会流传百世,甚至被后世歌颂。这里的“晋秦民”指的是晋国和秦国的百姓,他们是国家繁荣的象征。

赏析:这首诗以咏史抒怀为主旨,通过对唐太宗李世民的赞颂,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南天一柱、武纬文经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勇敢等品质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