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为多情仍住世,人原自贵不因官。
桑田沧海蓬莱浅,井络天彭蜀道难。
万里风尘愁入鬓,百年图史视伤肝。
茫茫时局谁能挽,已似扁舟下急湍。
【注释】
佛为多情仍住世:意为佛是多情的,依然住在这个世界里。
人原自贵不因官:意为人原来就高贵,不是因为做官才高贵。
桑田沧海蓬莱浅,井络天彭蜀道难:意谓桑田大海变化,蓬莱山显得浅薄;蜀地崎岖险要,道路艰难。
万里风尘愁入鬓:指万里风尘之苦,使鬓发都变得愁白了。
百年图史视伤肝:意谓看这百年以来的历史典籍,都会使肝痛。
茫茫时局谁能挽:意为茫茫的时局,谁能挽回呢?
已似扁舟下急湍:形容自己像一只小船在急流湍水中飘行。
【赏析1】
首联“佛为多情仍住世,人原自贵不因官”,以佛、人为比,说明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变幻无常的,只有佛才是永恒的。作者认为,佛之所以能超脱世俗,不被名利所累,是因为他的心境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而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都是因为人自身的欲望所导致的。因此,要想摆脱这些烦恼,就必须学会放下自己的贪念和虚荣心。
颔联“桑田沧海蓬莱浅,井络天彭蜀道难”则进一步描绘了人间的变迁和道路的艰险。这里,作者用“桑田沧海”来比喻世事的变化无常,用“蓬莱山”和“井络天彭”来象征高远的理想境界,用“蜀道”来形容道路的艰难险阻。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艰辛。
颈联“万里风尘愁入鬓,百年图史视伤肝”则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感慨。这里的“风尘”既指外界的纷扰,也暗指内心的痛苦;“图史”则是指历史典籍,代表着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通过这一联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即人生虽然短暂如百年,但其中的酸甜苦辣却是无法忘怀的。
尾联“茫茫时局谁能挽,已似扁舟下急湍”则是对时代局势的一种悲观预测。这里的“茫茫”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忧虑;“急湍”则形容了时代的动荡不安。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局的无力感,认为自己已经如同一叶扁舟在急流中挣扎,无法再向前航行。这是一种无奈而又深沉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佛、人和自然的描述,以及对历史典籍的回忆和对时代局势的预测,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社会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感慨。它既具有哲理性,又具有现实意义,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