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见佛阁,云卧袈裟冷。
斜阳僧闭门,满地栟榈影。
【注释】
延祥寺,在今浙江绍兴。林间见佛阁,云卧袈裟冷:树林中看见佛阁,云雾弥漫使袈裟都显得清冷;
斜阳僧闭门,满地栟榈影:夕阳西下时僧侣关闭了寺庙的大门,满地的梧桐树影子映在地上。
【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晚年退居家乡后,在一次游览延祥寺时的即兴之作,反映了他对佛教的虔诚信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真谛的体悟。
首句“林间见佛阁”,点出了地点。“林间”二字,既写出了寺院所在之地势,也写出了寺院的幽静。“云卧袈裟冷”一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将“佛阁”、“袈裟”(佛教徒所穿的长袍)拟人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佛阁隐没在云彩之中的景象。这两句看似平淡,却极富韵味,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颔联“斜阳僧闭门,满地栟榈影”,与前两句遥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佛寺的幽静环境。“斜阳僧闭门”,既写出了时间、季节,也写出了佛寺的清寂;而“满地栟榈影”则写出了庭院中的景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世界中。
此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佛寺幽静、自然景色优美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真谛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