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桂树影扶疏,何处投竿许老渔?
留得浚湖遗疏在,花洲合祀邓鸿胪。

亭亭桂树影扶疏

何处投竿许老渔?
留得浚湖遗疏在,花洲合祀邓鸿胪。

注释:
亭亭:高耸的样子。
桂树:指古之月中桂,亦泛指桂枝。
疏:这里指树枝。
许老渔:让老渔翁打杆子。
浚湖:挖深湖水。
遗疏:指遗留下来的奏疏。
邓鸿胪:即邓廷桢,曾为广东总督,有政绩。
赏析:
这首诗是晚清诗人丘逢甲的《惠州西湖杂诗》的第一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亭亭玉立的桂树和老渔翁投竿的景象,后两句则提到了浚湖遗疏与邓鸿胪的事迹。此诗意境优美、含蓄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关注和思考。

译文:
亭亭的桂花树高大挺拔,枝叶茂盛,宛如一位仪态万千的美少女。哪里会有人愿意放下钓竿去垂钓呢?只有那些勤劳的老渔夫们才会如此。他们留下了浚湖的遗疏,而花洲则祭祀着邓鸿胪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的“亭亭”形容桂树高耸入云,形象生动;“桂树”则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何人”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老渔夫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还巧妙地运用了典故,通过引用“浚湖遗疏”和“邓鸿胪”的故事,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诗人的思考深度。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赞美老渔夫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