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韬豹略且收藏,休说承明执戟郎。
至竟虬髯成底事,宫中一炬类咸阳?
离台诗六首
虎韬豹略且收藏,休说承明执戟郎。至竟虬髯成底事,宫中一炬类咸阳?
这首诗通过引用古代典故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丘逢甲作为清朝末年的文人,他的诗作常常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深刻的历史感。在这首诗中,“虎韬豹略”一词出自《六韬》《三略》等兵书,象征着高超的军事策略和智谋才能。丘逢甲借用这一典故表达自己虽然有治国安邦的远大志向和卓越才干,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些才能无法得到施展。
诗句“休说承明执戟郎”中的“承明”指的是东汉时期的班固及其家族,他们是著名的史学家,以编纂《汉书》闻名于世。而“执戟郎”则是指汉代皇宫侍卫的一种职位,象征权力中心。此处用以比喻诗人虽怀才不遇,却仍身处政治中心,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后两句“至竟虬髯成底事,宫中一炬类咸阳?”中的“虬髯”原指传说中的龙髯,这里用来象征强大的力量和非凡的才华。而“咸阳”则是秦朝的都城,历史上曾因焚书坑儒而著名。这里的比喻意指诗人的才智和志向最终未能被认可或实现,如同秦朝一样,最终走向了灭亡。
丘逢甲的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反思,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深刻背景,同时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