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峡中来,君向峡中去。
若听清猿啼,是我来时路。
【注释】
峡中:指蜀地的三峡。清猿啼,传说猿猴悲鸣时,会发出凄厉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江边偶遇一位过路行人,询问其去处,发现此人是从三峡而来,而诗人自己则是向三峡而去,于是感叹道:如果那悲切的猿声是为我而啼哭,那么我便是来时路上的人了。
首句“我从峡中来”,交代了诗人的行踪和所从之地。次句“君向峡中去”,点明峡中人要去的方向。两句一问一答,简洁自然,毫无雕琢之感,充分体现了李白那种豪迈、洒脱的个性。
后两句则运用想象,以问话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果听那清越哀怨的猿声,那么这猿声一定是在呼唤他(或说)是为他而发出的,那么他就是从这条山道上来的人了。这种设想,既与前两句相呼应,又使诗篇显得别出新意,充满情趣。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表现深厚的情谊;结构紧凑,意境深远,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