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泛泛落晴烟,望断秦峰百尺巅。
牧笛数声寒食路,酒旗十里杏花天。
帆随春水风中饱,云在青山缺处眠。
好是寻芳三月里,泊堤新涨正涓涓。
秦溪春泛
一舟泛泛落晴烟,望断秦峰百尺巅。
牧笛数声寒食路,酒旗十里杏花天。
帆随春水风中饱,云在青山缺处眠。
好是寻芳三月里,泊堤新涨正涓涓。
注释:
- 一舟泛泛落晴烟,望断秦峰百尺巅:形容船只在春日的晴空中缓缓行驶,仿佛融入了淡淡的烟雾之中。秦峰百尺巅,指的是秦岭的山峰高耸入云。
- 牧笛数声寒食路,酒旗十里杏花天:描述的是清明节时的景象,牧笛声声,伴随着寒食节的到来,而杏花盛开的春天也正好来临。酒旗十里,意味着酒家遍布,人们纷纷踏青赏花。
- 帆随春水风中饱,云在青山缺处眠:形容船只随着春风轻轻摇曳,享受着春日的美景。而云朵在青山的缺口处悠然自得地休息。
- 好是寻芳三月里,泊堤新涨正涓涓:这里的“好是”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在三月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寻找美丽的花朵成为了一种乐趣。而新涨的河水,则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美景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首句通过对“一舟泛泛落晴烟”的描述,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紧接着,诗人以“望断秦峰百尺巅”展现了秦岭的壮丽景色。第二联则通过“牧笛数声寒食路,酒旗十里杏花天”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第三联“帆随春水风中饱,云在青山缺处眠”形象地描述了船帆随风飘动、白云悠悠的情景。最后一句“好是寻芳三月里,泊堤新涨正涓涓”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