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渊底立坚城,可是沧桑几变更。
寂寞山河沈旧恨,屏藩海国值时清。
难寻危堞千层砌,犹见颓垣一片倾。
我欲燃犀来照取,骊龙颔下探晶莹。

【注释】

虎井屿:在今福建福州市东闽江中,为江心沙洲。

渊底:海底深处。

坚城:坚固的城堡。

沧桑:世事变迁。

屏藩:屏障。

骊山(194年):《后汉书·张衡传》:“钩盾之南,有上兰若者,世谓骊山行宫也。每夏月,时乘辇以游于后庭。”《旧唐书·张易之传》:“帝幸温泉宫,诏太子及诸王、大臣等入侍从游宴。易之与弟昌宗、内史崔元素、御史中丞宋之问、太仆杨执柔、太医李可及、光禄少卿张说、司业赵元均、翰林学士张廷隐、左拾遗刘宪及朝臣相率步从数百里,至曲江作诗酒之会。易之又引道士王乔姐、焦旷、尚履先、谢良嗣等数十人,皆衣黄衣、冠黄帽、秉青竹简前导。其时曲江亭馆山池甚丰,每至曲江,益发豪饮纵恣。”

沈:沉溺,沉没。

颓垣:残破的墙垣。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览虎井屿观海中沈城的所见所感。开头二句写虎井屿上矗立着一座坚固的城池,可是它已经历了沧桑巨变,变得面目全非了。“沉”字用得贴切而有力,既表现了虎井屿上这座城池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又突出了它的沧桑巨变,使读者对它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以下四句写虎井屿上的山河沉没旧恨。“寂寞山河”一句写虎井屿上山河的寂寥冷落,暗含着对过去的追思和感慨;“沈旧恨”一句写虎井屿上旧时的仇恨已经沉没,表明这里的人民不再有旧日的战争生活了;“屏藩海国值时清”一句则写虎井屿上昔日的屏藩海国,现在正处于和平安宁的时代之中,这进一步表明虎井屿上人民的过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最后四句写虎井屿上难以找到残破的城墙,但依然能够看到一片颓垣残壁。“我欲燃犀来照取”,意思是我要点燃犀牛角制成的灯来照亮虎井屿上的一切;“骊龙颔下探晶莹”一句是说如果我要用宝剑去探明虎井屿上的真相,那么剑柄必定是在骊龙颔下才能找到。这里把诗人想象中的宝剑拟人化,使它具有了生命,仿佛它能到虎井屿上来寻找真相。“骊龙颔下”一句,运用了传说中宝剑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想要揭露虎井屿上一切真相的决心,同时也显示了诗人敢于斗争、勇于斗争的崇高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