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涨云俱阔,村欹树半遮。
落帆回暮雁,归犊载寒鸦。
坐石樵歌近,寻僧竹径斜。
行吟过小巷,澹月到山家。

晚步

秋涨云俱阔,村欹树半遮。

落帆回暮雁,归犊载寒鸦。

坐石樵歌近,寻僧竹径斜。

行吟过小巷,澹月到山家。

译文:
秋日的涨潮使得天空和大地都变得开阔,村庄倾斜在树木的映衬下,一半被遮蔽。
落日时分,归家的渔舟和飞翔的雁鸟交织在一起,而满载着农具的牛车则驶向远处。
坐在石头上,我一边挥舞着斧头唱着歌,一边寻找僧人走过的竹林小道,曲折前行。
行走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明亮的月光洒在了山间人家。

赏析:
此诗是一首描写晚霞景色和乡野生活的田园诗。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村晚景图,表达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
首句“秋涨云俱阔”,描绘了秋天的天空和大地都被涨潮的水气所填满,显得空旷无垠。这里的“秋涨”指的是秋天的雨水增多,水位上升,使得天空和大地都变得宽阔无边。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宽广、辽远的感觉,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融为一体。
次句“村欹树半遮”,则进一步描绘了村庄的形态。村庄因为涨潮的影响,地势稍微有些倾斜,部分房屋被树木遮挡,形成了一种错落有致的美感。这里的“欹”是指倾斜,“树半遮”则形容了树木在夕阳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状态,仿佛是村庄的一部分。
接下来三句分别描写了渔民、归家的牛车以及行人的活动。落日时分,归家的渔舟和飞翔的雁鸟交织在一起,而满载着农具的牛车则驶向远处。这些活动都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了乡村的繁忙与和谐。
最后两句“坐石樵歌近,寻僧竹径斜”,则是诗人自己在进行劳作之余,坐在石头上唱歌,寻找着僧人走过的竹林小道。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随遇而安、乐在其中。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