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谷之水何泱泱轮囷大木生其阳。同根两干万馀里,其间有国名扶桑。
地临仙岛蓬莱渡,蛟室龙宫还布护。幻景楼台变化多,天琛穴鳅频相妒。
君不见金乌闪闪起碧波,欃枪惊落摇婆娑。魑魅魍魉各消散,尧天舜日光融和。
又不见岛屿风清商贾聚,鲸鲵浪靖征帆布。文身黑齿游恩波,金汤百二雄东顾。
团团金阙走华光,乾坤大地长辉煌。人生醉醒几驹隙,笑看扶桑海日真文章。
【译文】
太阳初升,汤谷的水面波光粼粼,大木生长在大地上。同根两干万馀里,其间有一个国家叫扶桑。
地临仙岛蓬莱渡,蛟室龙宫还布护。幻景楼台变化多,天琛穴鳅频相妒。
君不见金乌闪闪起碧波,欃枪惊落摇婆娑。魑魅魍魉各消散,尧天舜日光融和。
又不见岛屿风清商贾聚,鲸鲵浪靖征帆布。文身黑齿游恩波,金汤百二雄东顾。
团团金阙走华光,乾坤大地长辉煌。人生醉醒几驹隙,笑看扶桑海日真文章。
【注释】
- 扶桑:传说中的神国名。
- 汤谷水:传说太阳从汤谷中升起的湖泊。
- 大木:指扶桑树(神话中的神树)。
- 轮囷(qūn qūn )大木生其阳:扶桑树高耸入云,枝叶繁茂。
- 同根两干:比喻兄弟关系。
- 万馀里:形容距离遥远。
- 仙岛: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扶桑。
- 蛟室龙宫:神话中蛟龙和龙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扶桑。
- 幻景楼台:指仙人建造的奇异建筑,变幻莫测。
- 天琛:天上的珍宝。
- 鲛人(jiāo rén):传说中居住在海里的人,这里指鲛人。
- 欃枪(fēi qiāng):一种彗星,形状像枪。
- 魑魅魍魉(chī mèi wǎng liǎng):古代传说中能作祟的鬼怪。
- 尧天舜日:指尧帝和舜帝的时代,象征太平盛世。
- 金汤百二雄:比喻坚固的城池。
- 文身黑齿:指古代一些部落的风俗,文身刻骨,黑齿涂唇。
- 文绣(yìn)黑齿:指古代的一种服饰,文绣指的是花纹细腻的丝织品,黑齿指的是黑色的牙齿,这里借指文绣、黑齿。
【赏析】
这首诗以“扶桑海日”为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景图。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语言,将天地之间的壮美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句“扶桑海日”,点明了主题,同时也揭示了诗人的创作意图。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太阳从汤谷中升起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第二句“汤谷之水何泱泱轮囷大木生其阳。”则进一步描绘了汤谷的水势汹涌澎湃,大木生长在其上的景象。这里的“泱泱”、“轮囷”等词语,形象地描绘出汤谷水的浩渺和大木的挺拔。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分别描述了扶桑国的地理位置、环境和人们的生活。诗人用“同根两干万馀里”来形容扶桑国的辽阔;用“其间有国名扶桑”来说明扶桑国的地理位置;用“地临仙岛蓬莱渡”来描绘扶桑国的美丽景色。同时,诗人还用“蛟室龙宫还布护”来形容扶桑国的神秘莫测,让人心生敬畏之情。
诗人还在诗中描绘了扶桑国人民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诗人用“幻景楼台变化多”来形容扶桑国的奇幻美丽;用“天琛穴鳅频相妒”来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用“君不见”开头的四句,分别描述了金乌、欃枪、魑魅魍魉、尧天舜日等神话传说中的神奇事物,展示了扶桑国的独特魅力。
最后两句“又不见岛屿风清商贾聚,鲸鲵浪靖征帆布。”则转而描绘了扶桑国的商业繁华和海上交通的情况。诗人用“商贾聚”、“鲸鲵浪靖征帆布”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商人云集、海洋贸易繁荣的景象。同时,这也反映了扶桑国的开放和包容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扶桑海日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瑰丽神奇的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