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飞未举态婵娟,谁识瑶台自在仙。
见说汉皋虚解佩,流风回首怅长川。

【题解】:

本诗为咏物抒怀之作。“将飞未举”形容画中仙女欲升天而尚未升空的娇美姿态;“谁识瑶台自在仙”指不知画中人是否真为天上神仙,还是另有其说,借以寄托自己对现实社会和朝廷权贵的不满;“见说汉皋虚解佩”化用《楚辞·大招》中“余不忍与规兮,弃捐甲兵,苟全性命于乱世”的词句,暗寓自己的身世之叹;末句“流风回首怅长川”写诗人面对江水长流,不禁感慨良多。

【注释】:

①十美图:指唐代李思训所绘的《千金方》(即《明皇杂录》)中描绘唐玄宗、杨贵妃故事的十二幅连环图画。

②婵娟:月色明亮的样子。

③瑶台:神话中的神仙居处。

④汉皋:汉代张衡隐居地。

⑤流风:指清风,比喻美好的风尚。

⑥长川:指长江。

【赏析】:

本诗是一首咏画的抒情诗,诗人通过赞美画中仙女,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将飞未举态婵娟”,诗人首先从仙女的姿态入手,将画中仙女拟人化,描绘出一幅仙女欲飞而未起飞的优美画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仙女的美态。

颔联“谁识瑶台自在仙”,诗人进一步展开联想,询问世间有谁能理解画中仙女的身份,她是否就是天上的神仙?这一问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

颈联“见说汉皋虚解佩”,诗人巧妙地引用了《楚辞·大招》中的“余不忍与规兮,弃捐甲兵,苟全性命于乱世”,表达了自己对于权贵们的不满和愤慨,同时也暗寓了自己的身世之叹。

尾联“流风回首怅长川”,诗人面对江水长流,不禁感慨良多,感叹自己的身世飘零,如同江水一般无尽。这首诗通过对画中仙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诗人个人的悲愤和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