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宫墙布席坛,烟光云影绕干阑。
岩蒸云气晴能雨,树挟风声夏欲寒。
隐几亦山青未了,开窗满目界真宽。
蹊间有客裴徊处,好把心茅仔细看。

【注释】

半亩:面积约一顷,是宫墙四周的空地。干阑:指廊屋。岩蒸:山间蒸气。裴徊:徘徊。

【赏析】

《书院即景六咏》是一首写景诗。全诗紧扣“书院”二字,从院中景色着笔,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幽静清雅、充满书卷气息的书院图画。

前四句写院内景物。“半亩宫墙布席坛”,说院子有半亩大,宫墙围绕周围布置了供人坐讲的讲坛。这既是书院的组成部分,也是书院的主要活动场所。“烟光云影绕干阑”,描绘了庭院中飘浮的香烟和缭绕的云影,衬托出书院环境的幽雅。“岩蒸云气晴能雨,树挟风声夏欲寒”,这是对院内外自然景观的刻画,既写出了云雾变幻的奇妙景象,也表达了夏天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景象。

后四句写院外景物,与前面的景物形成鲜明的对比:“隐几亦山青未了,开窗满目界真宽。”“隐几”指的是读书时所坐的位置,此处用“山青”来形容山的颜色,意喻读书人的心境如同山一样清新宁静;“开窗”则是推开窗户,放眼望去,视野变得宽广无垠。这几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书院外的山水之间,进一步渲染了一个静谧、清幽的学习环境。

“蹊间有客裴徊处,好把心茅仔细看。”这里所说的“裴徊”,是一种徘徊不进的样子,形容那些在书院门前徘徊的人。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巧妙地传达了一种期待的心情,似乎希望那些徘徊于书院门外的人能够停下脚步,仔细地欣赏和体会书院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心茅”“看”都是关键词,它们分别指的是“心情”、“目光”,强调了诗人对于书院美景的渴望与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书院内外景象的描述,展现了一个宁静、清远的学习环境,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环境的向往和珍惜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一副生动的书院画卷。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充满了诗意,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幽美的环境之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