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鸦飞淡墨天。峭帆如箭暮云穿。一声声橹破秋烟。
眼底天长飞恨杳,眉间地窄坐愁偏。碧湘秋色在吟边。

【解析】

此诗前两句描写湘江舟行所见的暮秋景色。“几点鸦飞淡墨天”写天空中飘浮着几只乌鸦,给秋天的天空添了一种凄楚的气氛。“峭帆如箭暮云穿”,在夕阳余辉里,那高高挂起的船帆,像箭一样疾驰在暮色中,给人一种急促的感觉。后两句写船上人的感受。“一声声橹破秋烟”“一声声”写出了水波声的起伏,与前面的“一声声”相互呼应,“秋烟”是水汽蒸腾而上形成的一种薄雾状物,“破”字用得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薄雾被船桨击碎的情景,表现了作者乘舟时的心情。

最后两句“眼底天长飞恨杳,眉间地窄坐愁偏”。诗人站在船头凝望着天边,觉得天好像很长,仿佛可以一直延伸到远方;而自己却只能坐在舱内,感到四周很狭窄,因此产生了一种愁苦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答案】

“潇湘”指湖南湘江一带,这里借指作者所在的洞庭湖畔。首联先写远望,然后写近观。“一点”是“一”字的古体写法,点即点画,“几”是数目词。“鸦飞”指乌鸦飞翔的样子,“淡墨”指深黑的天色。“天”指天空,也指人的心境。“峭帆”指高高挂起的船帆,“如箭”是说船帆快得像箭一样,“暮云”指傍晚的云雾。第二句写远景。“一声”是“一声儿”的古体写法,是口语化的词语。“声破”指水波声冲破薄雾的声音。

尾联写近景:放眼远望,只觉得天好像很长,而自己却只能坐在舱内,觉得四周很狭窄,因此产生了一种愁苦之情。

赏析:

《浣溪纱》是唐五代词人欧阳炯的作品,属于小令体裁,共三十三字,是宋调曲名。全词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清丽自然,情致委婉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