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隐前山烧,林开小市灯。
软沙平受月,春水细流冰。
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
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

雾隐前山烧,林开小市灯。

软沙平受月,春水细流冰。

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

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洪昇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北京东郊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引出对明朝帝陵的关注。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尊重。

首句“雾隐前山烧”,以“雾”字点明天气的朦胧和环境的幽静,而“前山烧”暗示着火灾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人为的破坏或是自然的灾难。这种描述不仅营造了一种荒凉的氛围,也反映了当时环境恶劣的状况。接着,“林开小市灯”则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市场景象,灯光闪烁,为寂静的山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第三句“软沙平受月”,描绘出一幅沙地与月光交相辉映的美丽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叹。第四句“春水细流冰”,则从侧面衬托出冬季严寒的气候,以及河流因寒冷变得坚硬如冰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与思考。

最后两句通过“远望穷高下,孤怀感废兴”展现了诗人的深远思考和感慨。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感受历史的变迁,心中不禁涌起对过去辉煌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忧虑。而“白头遗老在,指点十三陵”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关注的焦点——十三陵,这不仅是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址,也是明朝皇家陵寝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逝去时代的怀念。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引发对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传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缅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深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