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茅屋是谁家,门外参差绿树遮。
樵客归来春日暮,抬头时见杜鹃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文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诗歌的内容、语言、结构、手法等进行分析。首先,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其次,分析诗歌的语言,包括词汇、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注意重点词的解释;再次,分析诗歌的结构思路,从标题到每一句诗,分析其作用;最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如何表情达意,有什么艺术效果。
此诗是一首描写春天山中景色的小诗。首句写茅屋掩映在参差绿树之间,次句写樵客归来,春日暮色四合。第三句写抬头时见杜鹃花盛开,第四句是尾句,用“何处”一词收束全诗,既照应了开头的“是谁家”的提问,又引出了下句,将诗人的思绪带到了杜鹃鸟所在之处。
【答案】
示例:
山行
两三茅屋是谁家,门外参差绿树遮。
樵客归来春日暮,抬头时见杜鹃花。
注释:
山行:在山间小路上行走。两三:一二十个。茅屋:简陋的房子。谁家:是谁家的。参差:长短不一。绿树遮:树木掩映着茅屋。
译文:
山路上两三间简陋的房子是谁家的呢?门前参差的绿树掩映着它们。
樵夫回来了,夕阳西下,抬头望去看见杜鹃花开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里一个山中樵夫归途所见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所见到的山村景色:稀疏几间草房掩映于参差的绿树之中。后两句写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物:傍晚时分,樵夫归来,看到杜鹃花盛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