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行十里,寂静濑溪船。
远火时过树,幽禽早宿烟。
村斜穿径入,石碎断桥悬。
对此羁怀满,临风独扣舷。
【解析】
此诗为客居异乡时所作,以写景抒情为主。“濑溪夜渡”是诗的标题,全诗即由此生发。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及作者当时的心情;颔联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夜景图;颈联写出诗人行至村旁,看到村中人家斜穿径入,石碎断桥悬;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答案】
译文:月光明亮的路上走了十里,寂静地渡过濑溪船。远处传来的火光不时穿过树梢,早有鸟儿栖息在烟雾里。村中斜穿过去进入,石头被摔碎了,断掉的桥悬在空中。面对这羁留他乡的情怀,我独自站在船上,迎着秋风扣舷。注释①濑溪:水名,指流经某地的溪流。②棹:船桨。③霁:雨雪停息天晴。④宿烟:傍晚的炊烟。⑤羁怀:羁旅愁绪。⑥舷:船边。⑦泊舟:停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时所作。诗题“濑溪夜渡”,概括了内容,点出了地点和时间:月明行十里,寂静濑溪船。诗人在濑溪渡口,乘船过夜,月色明朗,但渡船却很静寂。“远火时过树,幽禽早宿烟。”渡口上远处的灯光偶尔掠过树林,树上栖宿的小鸟早就飞进了暮霭之中。
前两句写渡头夜景:月明如昼,渡口空无一人,只有一叶孤舟静静泊于岸边。“濑溪”,水名,指流经某地的溪流。“月明”与“濑溪”合起来,构成清冷幽深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为凄清。这两句是实写。
后两句写渡口上的情景:渡口上有行人经过,远远传来的灯火不时地掠过树林,树上栖宿的小鸟早就飞进了暮霭之中。“宿烟”,傍晚的炊烟。“宿烟时过树”,是说傍晚时分炊烟袅袅升起,不时从树林上空飘过,暗示渡口上有人居住。“幽禽早宿烟”,是说小鸟早已栖息在炊烟里,表明渡口附近有人居住。这两句是想象之词。
“村斜穿径入”,渡口旁边是村庄,诗人由近及远地眺望,只见一条小路斜穿过村子,直通到渡口。“石碎断桥悬”,是说路旁一座小石桥被撞得断成两截,横卧在溪水上,成为一道天然的障碍物。这两句是实写。
最后两句“对此羁怀满,临风独扣舷”,意思是面对这羁留他乡的情怀,我独自站在船上,迎着秋风扣舷(摇橹)。“羁怀”,指羁旅愁绪。“独扣舷”,是说自己独自坐在船上,一边摇橹一边吟咏着诗句。这两句是诗人自我抒发内心情感。
诗人以“濑溪夜渡”为题,写了渡头的夜景、渡口上的行人、村边的小路以及断桥残石等景物,同时抒发了自己客居异乡时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