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佛谭仙总渺茫,萍蓬何地话行藏。
秋心半为诗人瘦,夜漏偏于独客长。
无用文如前岁历,大难身似逆风航。
年来侘傺应同感,谋隐何时薄禄偿。
怀仁里夜集同宋筱珩
说佛谭仙总渺茫,萍蓬何地话行藏。
秋心半为诗人瘦,夜漏偏于独客长。
无用文如前岁历,大难身似逆风航。
年来侘傺应同感,谋隐何时薄禄偿。
注释:
- 说佛谭仙总渺茫:谈论佛教和神仙总是模糊不清,无法捉摸。2. 萍蓬何地话行藏:漂泊不定的我,在哪里才能找到安身之地?3. 秋心半为诗人瘦:秋天的心里一半被诗人消瘦所占据。4. 夜漏偏于独客长:夜深了,独自客居在外,时间越拖越长。5. 无用文如前岁历:无用的文章就像过去的经历一样,都是徒劳无功的。6. 大难身似逆风航:在巨大的灾难中,我的身体像逆风航行一样艰难。7. 年来侘傺应同感:这些年来的困苦和不顺,我们都有共同的感受。8. 谋隐何时薄禄偿: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隐居的愿望呢?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偿还这份薄俸。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怀仁里夜集时所作,与朋友宋筱珩共同吟咏。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和神仙的迷茫,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困境。诗人用“说佛谭仙”开头,表达了对佛教和神仙的向往,但随后又感叹其模糊不明,无法捉摸。接着诗人用“萍蓬何地话行藏”来表达自己漂泊不定、无处安身的困境。最后诗人用“秋心半为诗人瘦”来形容自己的消瘦,以及“夜漏偏于独客长”来表达孤独客居在外、夜深人静时的寂寞。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