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柘影重重,人烽往日同。
饧箫欢稚子,社酒醉村翁。
牧笛斜阳外,书声流水中。
三年前屈指,此景遍江东。

诗句原文:

桑柘影重重,人烽往日同。饧箫欢稚子,社酒醉村翁。牧笛斜阳外,书声流水中。

注释:

  • 桑柘:泛指农村或乡村。
  • 影重重:形容桑树和柘树的影子在夕阳下重叠在一起,形成一片浓密的阴影。
  • 人烽:烽火,古代用来传递军情的信号。
  • 往年同:往日相同。
  • 饧箫:饴糖制成的乐器,用于奏乐伴奏。
  • 稚子:年幼的孩子。
  • 社酒:古代乡村定期举行的祭祀活动,人们会用酒来庆祝。
  • 牧笛:牧童吹奏的笛子,通常与放牧有关。
  • 书声:读书的声音,这里指的是读书人在水边的竹林中的读书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昆山道中偶遇乡村的景象。诗中的“桑柘影重重”形象地描绘了夕阳下桑树和柘树的影子重叠在一起的美景,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而“人烽往日同”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回忆。诗中的“饧箫欢稚子”、“社酒醉村翁”等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则将读者带入到了水边的竹林中,感受到了读书人的专注与静谧,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乡村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