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灰已动菊将残,序入初冬雪意寒。
不待柳条光漏泄,梅将春信报人看。
这首诗的译文是:
初冬至,天气渐冷,霜已降临,梅花即将凋零。
不待柳条泛出春光,梅花就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注释:葭灰:即葭灰,古代用葭草燃烧,烟上端有白色凝结,用来观测节气。序入初冬:序,指季节;入,到;初冬,即初冬时节,指农历十月。雪意寒:即雪意寒,雪的寒冷气息。漏泄:泄露、透露。报人看:告诉人们春天将要到来。赏析:此诗描写了冬季景象和梅花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葭灰已动菊将残,序入初冬雪意寒。
不待柳条光漏泄,梅将春信报人看。
这首诗的译文是:
初冬至,天气渐冷,霜已降临,梅花即将凋零。
不待柳条泛出春光,梅花就向人们报告着春天的信息。
注释:葭灰:即葭灰,古代用葭草燃烧,烟上端有白色凝结,用来观测节气。序入初冬:序,指季节;入,到;初冬,即初冬时节,指农历十月。雪意寒:即雪意寒,雪的寒冷气息。漏泄:泄露、透露。报人看:告诉人们春天将要到来。赏析:此诗描写了冬季景象和梅花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注释】 蟠梅:一种梅花,枝条盘曲。 树曲枝环久植根,冰霜历炼几晨昏:树木弯曲曲折的树枝围绕在一起,长久地扎根生长在寒冷的冰雪之中,经受了严寒的历练。 桠杈古干形多怪,仿佛蟠龙绕故园:树桠交错,老干奇特,形态怪异,就像一条蟠曲的巨龙绕着古老的庭院盘旋。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梅花为咏赞对象,描绘了梅花坚韧不拔、不畏严寒的品质。 首句“树曲枝环久植根”,描写了梅花生长的环境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梅花自喻。全诗通过“寒花开遍”、“仙妃”“绿衣”“女神”“九烈”“重帏”等词语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情感。 “寒花开遍似仙妃,不著红裙着绿衣”:寒梅盛开,开得如仙女一般美丽,没有穿红色的裙子却穿着绿色的衣服。仙妃,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寒梅,指梅花。这两句诗是说,寒梅盛开,开得非常美丽,但它们并不是穿红裙而是穿绿衣。仙妃是神话传说中美丽、高贵的女性形象,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美丽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古梅的七绝,通过描绘古梅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劲节孤芳秉性真,堍花名相两相亲 - 劲节:形容古梅的枝干挺拔有力,如同铁杆一般坚强。 - 孤芳:指梅花独自开放,不与其它花朵争艳,显得格外清高、脱俗。 - 秉性真:指梅花具有真实的本性,不虚伪、不做作。 - 堍花名相两相亲:堍(tuǒ)指的是古梅的根,花则是梅花,两者相得益彰。 鸿篇赋就谁能匹
【注释】 春风吹遍万千家,飘染丹砂第一花。知是东皇深酝酿,红云捧出护窗纱。 注释:春风轻轻吹过,遍布千家万户;梅花在众多花卉中最为娇艳,是春天里的第一朵花朵。我知道这红色的花朵是东皇太一精心酿造的,就像天上的红云捧着窗纱一样珍贵。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赞美了梅花的美丽和高洁。首句“春风吹遍万千家,飘染丹砂第一花”,以春风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春风拂过大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梅的形象,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生命活力的独特理解。 首句“浓画容颜淡画心”,形象地描绘了梅花枝头的形态,浓墨重彩地勾勒出它的外貌,淡笔轻描却透露出了它的内心世界。这种对比手法,既突出了梅花外在的美丽,又强调了其内在的精神特质。 第二句“枝头点缀浅兼深”,进一步描绘了梅花枝头的形态。这里,“浅”和“深”相互呼应,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比。浅处的花瓣似乎在微微晃动
【注释】 1. 梅花:这里指古梅。 2. 丹霞:一种深红色,多用来形容晚霞。 3. 青云:古代认为天是青色的,所以称天为青云。 4. 手笔:指画梅花的手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古梅的诗作,通过赞美古梅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风韵,表达了作者对古梅深深的敬意。全诗以梅花为题,通过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梅的深深敬仰之情。 首句“品高何事妒红裙”,诗人以“妒”字形容梅花的高洁品质
【注释】 续梅花百咏:即《梅谱》的序言。梅花百咏是宋人林逋所作,后被明代诗人王世贞编入《梅花集》。古梅:指古梅树。 廨舍香浓叶复稠:在官署里,梅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枝叶又繁茂。 一时名誉播扬州:一时之间名声就传遍了扬州。扬州是北宋时的一个大城市,也是宋代著名的文人聚集之地。 行看退食将花咏:不久之后,当人们休息吃饭的时候,一定会有人来吟诵这首诗。退食,指官员休沐之日的膳食,即休假日的食物。咏
【解析】 1.众卉:众多的花草。无知:不知。却有知:也有懂得欣赏的。众卉无知,犹言百花。2.时乘阴:不时地趁着阴天。剥:剥落,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瓣凋落的样子。3.休云:不要认为。菊后花开尽:不要以为菊花之后就没有开过了。4.春到小阳玉满枝:春天到来的时候,梅花已经盛开了,就像白玉一样满树都是。5.赏析:此诗写梅,以梅花自喻,借梅花之傲骨,抒胸中之豪情
续梅花百咏古梅 梅花岂果落江城,玉笛吹来体自轻。 素影和声何处去,香清韵远两多情。 注释与赏析: 首两句“梅花岂果落江城,玉笛吹来体自轻。”是说,梅花难道真的会落在江城的吗?是诗人用笛子吹奏梅花的曲子才使梅花显得更轻盈、更有韵味,仿佛飘然欲动一般。 第三句“素影和声何处去”中的“素影”,指梅花的白色花瓣,“和声”指梅花的香味。这句诗是说,那白色的梅花影子,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而那梅花的香味
注释:梅花不依赖栏杆外的露珠,只借纸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担心红罗将颜色掩盖,所以让玉版透着清凉的气息。 赏析:诗中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与追求。梅花不依赖于外在的华丽,而是凭借自己的清新和芬芳来吸引欣赏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浮华的不屑一顾和对内心纯净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
【注释】 遇合:指君臣、朋友的相遇和聚合。贵雨匀:《汉书·五行志下》载,文帝时,黄龙见池中,有司占之以为“嘉气至”,“宜雨”,于是诏天下大雩。贵雨者,认为天子应为天下降雨,以解旱灾。百咏:即“百诗”。古梅:指《梅花百咏》。百咏是宋人王十朋所编,共一百首,其中多有咏梅之作。《古梅百咏》是明代李流芳辑录的一部梅花诗集。 阳:指太阳。阴:指月亮。燮理:调和。名臣:有名望的大官。和羹:古代烹调方法
【注释】 家家:处处。子离离:黄梅熟了,果实累累。枝头恰似垂金弹:形容梅树的果实犹如金色的弹子。众鸟惊飞不敢窥:众多的鸟儿被梅树的果实吓走了。 【赏析】 以雨后梅花为题,描绘一幅清新脱俗、生机勃勃的画面,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的首句“家家景物奇”,是说雨后,家家户户都出现了奇异的景象:春雨过后,到处一片生机盎然,万物复苏。接着第二句“黄梅酿熟子离离”是说黄梅酿(一种酒)也酿造得十分香甜可口
【注释】 点缀:装饰。宫样:宫廷中的样子。脂粉:女子化妆用的膏、粉,引申为女子。处士家:隐士的居宅。 【赏析】 此诗描写了梅花与雪的美丽景致。“点缀霜华与雪华”一句,写梅花和雪花,在冬日的寒风中,它们纷纷扬扬地落下,把大自然装点得一片银白,宛如一个美丽的宫殿。“浑如宫样着银花。”诗人用了一个比喻,将梅花和雪花比作宫殿中的银花,形象地描绘出了冬日的美景。 “不须脂黛添颜色,妆淡偏宜处士家。”两句诗
这首诗的注释和赏析如下: 译文 朱唇洁净,不借东风点缀,内心自然美丽。 艳丽的花色,天然增添笑颜,雪中情深可见。 赏析 首句 “朱唇洁净避尘侵”,首句描写了梅花的外观特征,强调其洁净、纯洁,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这里的“朱唇”形容梅花的颜色如同女子的红唇一般鲜艳,而“洁净”则表达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同时,“避尘侵”也暗示了梅花远离世俗纷扰、保持本色的特性。 次句 “不藉东皇点缀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作答。首先读懂了全诗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及重点句子分析概括即可。“标标骨格服黄裳”的意思是梅花的枝干像人的骨骼一样挺拔;花形似衣裳黄色;“不比春花异样妆”的意思是不像百花竞相开放,而是独自在冬天里绽放。“藉同名园谁得似”的意思是借名园之景,谁能比得上它呢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玉笛声声出水滨”,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清澈的水边,传来悠扬的笛声,仿佛是大自然在歌唱。这里的“玉笛声声”形容笛声清脆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出水滨”则描绘了笛声从水边飘荡出来,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二句“缤纷小片点芳尘”,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美丽。这里的“缤纷”、“小片”都是形容梅花色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