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笏回天手,清流实地人。
朝年恢大略,末命瘁孤臣。
时至堂堂去,忧来种种新。
老成遗脉断,宁止泪沾巾。
注释:
正笏:端着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拿着的记事工具。回天:扭转乾坤,挽救危局。清流:清廉正直的人。实地:实际、现实。朝年:指朝中大略,即朝廷大计。末命:最后的使命。瘁(cuì):劳累过度。遗脉断:指后继无人。宁止:岂止。涕沾巾:眼泪湿透了手巾。
赏析:
张文襄公挽诗二首是清代诗人姚鼐创作的组诗。这两首诗是作者为清朝名臣张鹏升撰写的挽联。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里,姚鼐称“其词直而深,简而该”,并称赞张鹏升“有大臣风”。
这首诗的前四句赞美了张鹏升的政绩和品格。”正笏回天手”,比喻张鹏升能够以端正的态度和坚定的意志来治理国家;”清流实人”,则是指他为人清廉正直,不贪污腐败。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张鹏升一生的总结。”朝年恢大略”,表示他在朝中有着远大的抱负和计划;”末命瘁孤臣”,则是指他在最后的使命中也尽力而为,甚至耗尽了心血。
然后是感慨之情的抒发。”时至堂堂去”,意味着正当他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却不得不离去;”忧来种种新”,则表示他的离去给朝廷带来了新的忧虑和困扰。
最后的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哀思之情。”老成遗脉断”,意味着他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已经无法再给予后人指导和帮助;”宁止泪沾巾”,则表达了作者对他离世的悲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