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书东观共昏晨,谓是騊駼一辈人。
岂意波流沉一世,始知抗激有孤臣。
失君交臂吾何闇,噀血呼天迹已陈。
未了男儿忠孝事,盖棺遗语剧酸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 校书东观:指的是在皇宫东侧的史官馆担任校雠(检查文字错误)和编撰工作。“东观”是古代皇家图书馆或档案馆,这里是借指李商隐当时的工作地点。
- 谓是騊駼一辈人:騊駼,一种古代良种马,此处比喻那些有才能的人。
- 岂意波流沉一世:意想不到,自己一生如同被波浪所淹没一样,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 始知抗激有孤臣:终于明白,那些能够坚持原则、不受他人影响的人,就是所谓的“孤臣”。
- 失君交臂吾何闇:失去君主的信任就像与人擦肩而过一样,自己对此感到困惑和无措。
- 噀血呼天迹已陈:用吐出鲜血来呼唤上天,希望留下痕迹,已经表明了一切。
- 未了男儿忠孝事:还没有完成作为男儿应有的忠诚与孝道。
- 盖棺遗语剧酸辛:盖棺定论时,留下的遗言都是极其痛苦和辛酸的。
译文:
在校书馆工作时我与你共度晨夕,以为你是那些有能力的人中的一员。但没想到你的命运如此波折,最终才发现只有那些坚守原则、不为权力左右的人才是真正的孤臣。失去信任后,我感到非常迷茫,只能通过吐血来呼唤上天,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虽然还没有实现作为男儿的忠诚与孝道,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遗言充满了痛苦和辛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通过回忆与朋友的交往来表达自己的悲痛。首联提到与友人同在史官馆工作,暗含两人曾有过密切的合作。颔联转折到友人的不幸遭遇,通过“波流沉一世”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惋惜和不解。颈联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友人失去信任后的困惑和无助,而尾联则通过“未了男儿忠孝事”,强调了尽管生前未能完全实现这些理想,但死后仍希望留下一些痕迹,这既是对自己生前行为的总结,也是对逝去朋友的一种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