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严风急夜凄凄,踏影微行月向低。
北府兵屯残角冷,寄奴巷陌晓乌啼。
熏天可待扬灰尽,学道终怜到死迷。
明灭龛灯愁外远,不眠心拾上方梯。
霜严风急夜凄凄,踏影微行月向低。
北府兵屯残角冷,寄奴巷陌晓乌啼。
熏天可待扬灰尽,学道终怜到死迷。
明灭龛灯愁外远,不眠心拾上方梯。
【注释】
- 霜严:天气寒冷。
- 寒声:寒风声。
- 寄奴巷:地名,位于镇江。
- 熏天:形容烟雾弥漫。
- 学道:指修行、修炼。
- 方梯:即梯子,这里指修行的阶梯。
【译文】
霜严风急夜凄凄,踏影微行月向低。
北府兵屯残角冷,寄奴巷陌晓乌啼。
熏天可待扬灰尽,学道终怜到死迷。
明灭龛灯愁外远,不眠心拾上方梯。
【赏析】
首句“霜严风急夜凄凄”,描绘了一幅深冬夜晚的景象,霜严风急,夜已深沉,给人以凄凉之感。次句“踏影微行月向低”,诗人在夜色中行走,影子在脚下拉长,而月亮也渐渐向低处移动,这更衬托出夜的静谧与冷清。第三句“北府兵屯残角冷”,点明了地点是镇江,北府兵在这里驻扎,给人一种冷冽的感觉。第四句“寄奴巷陌晓乌啼”,描述了街道上的乌鸦在清晨啼叫,增添了一丝生机感。
第五至第七句“熏天可待扬灰尽,学道终怜到死迷”,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认识。熏天的烟雾虽然可以驱散,但生命的结束却无法避免,这种对生命终结的无力感和对死亡的畏惧,使得诗人对修行、修炼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同情与怜悯。
第八句“明灭龛灯愁外远”,通过描写寺庙中的灯光时隐时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第九句“不眠心拾上方梯”,则是诗人对于修行道路艰难曲折的感慨,他不愿意放弃,仍在努力向上攀登,追求真理。
这首诗通过对镇江夜晚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人生、修行等话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