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羡坡涪两谪仙,相携小德小斜川。
生儿幸免雍通拙,编集还期刘白传。
衣钵穷工误来者,灯窗邻近梦何年。
残生畏听伤神语,聊寄新诗一冁然。

【注释】

可羡:值得羡慕。坡涪:指苏轼和黄庭坚。相携:互相携手。小德:指范温,字德机,眉州人。小斜川:指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字少游,名作《斜川集》。生儿:儿子。幸免:没有受到牵连。雍通拙:指王安石变法时遭贬的司马光。刘白:指北宋文学家、诗人刘敞和苏轼,二人皆曾遭贬谪。衣钵:佛教语,指佛经和修行方法,也比喻师承。穷工:精雕细琢。误来者:指误入仕途的人。灯窗:指读书的地方。邻:比。何年:何时,什么时候。残生:垂老之身。伤神语:令人悲伤的话。冁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题赠石禅(即石介),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的前半部分写苏轼与黄庭坚在朝中被贬,而自己却得以免于牵连,后半部分写自己编撰诗文,希望效仿刘敞和苏轼的《斜川集》。末二句写自己虽已垂暮之年,但仍然壮心不已,仍想借诗歌寄托哀思之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兼用记事抒情,写得情韵深长,寓意深远。

此诗前六句写石介与苏轼、黄庭坚在朝中被贬,自己却得以免于牵连的得意事。“可羡”两句说石介值得羡慕,东坡、涪翁都是谪仙,石介能与他们相偕同游小川,实属难得;“生儿”两句说石介的儿子都免于遭祸,这归功于石介的“相携”。接着两句说石介编著文集,还期于效仿刘敞、苏轼的《斜川集》,可见其学识渊博,抱负不凡。“衣钵”两句说石介的学问精深,连误入仕途的人都被他“穷工”所误,而他却“误来者”为师,真是大有所获。“灯窗”两句写石介晚年仍在灯下读书,与苏轼“梦何年”的孤寂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残生”两句说自己虽然已是垂暮之年,但仍然壮心不已,仍想借诗歌寄托哀思之情。

此诗后四句写石介的事迹。首句说石介在朝廷中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但其他士大夫则不然,如王安石、司马光等人都被贬谪,只有石介幸免于此。次句说石介在朝中被贬时,苏轼、黄庭坚都在贬所,而自己却得以脱身,这是非常难得的。接下来两句说石介被贬时,他的儿子们都没有受到牵连,这与司马光父子被贬时的情形相似。最后一句说石介被贬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希望效仿刘敞和苏轼的《斜川集》。整篇诗歌以议论为主,兼用记事抒情,写得情韵深长,寓意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