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陆九同文笔,却与朱三共岁年。
憔悴如斯终不死,书生留命亦符天。

【注释】

秋夜对瓶荷一枝雨声淙淙:在秋天的夜晚,对着一瓶荷花,听着那淅沥的雨声。

偶题冬郎小像二首:偶然题了两首小诗来赞美这位年轻的诗人。冬郎,即冬日郎,是李白的号;小像,指肖像画。

可怜陆九同文笔:可惜陆游的文才和笔力不能与之相比。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晦庵,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世称陆九渊。

却与朱三共岁年:但是朱三(朱放)却与他共同度过了许多年的时光。朱放,字遐龄,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

憔悴如斯终不死,书生留命亦符天:虽然已经十分憔悴,但终究没有死,这也符合天道。

【赏析】

此为组诗中的第二首。第一首写陆游之才不及朱放,而自己虽受排挤,仍能活下来,也是天意如此。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陆游才华的钦佩和对朱放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对现实的无奈。而第二首则是直接抒发了自己对朱放的赞美之情。

“可怜陆九同文笔”,这是对陆游的称赞和推崇。陆游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广受欢迎,被世人传颂。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却将陆游比作自己的前辈,认为他的文章和笔力更胜一筹。这种比较和赞扬,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尊重,也展现了他对前辈们的敬仰之情。

“却与朱三共岁年”,这一句是诗人对朱放的评价。朱放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与陆游一样,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却将朱放与陆游相提并论,认为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前辈。这种比较和评价,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朱放的尊重和认可,也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憔悴如斯终不死,书生留命亦符天”,这是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和总结。诗人虽然身处困境,生活困苦,但他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志向和信念。这种坚持和执着,让他最终能够战胜困难,留下宝贵的生命。同时,诗人也认为,自己的生存和存在,也符合天道的安排和要求。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

这首诗通过对陆游和朱放的比较和评价,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看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