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虽吾在,逡巡廿五年。
犹闻颁九锡,君岂缀旒然。

“天命虽吾在,逡巡廿五年。犹闻颁九锡,君岂缀旒然。”这首诗出自近代宋派诗人陈曾寿的《拟渔洋读三国志小乐府(其六)》。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析并附上相应的注释:

  1. 诗句释义
  • 天命虽吾在:“天命”指的是天意或命运,“吾在”表示我仍在世。这句话表达的是作者认为自己依然受到天命的眷顾。
  • 逡巡廿五年:“逡巡”意为徘徊不前,“廿五年”具体指时间长度,这里指的是二十年的时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这二十年间所经历的岁月变迁和内心的感慨。
  • 犹闻颁九锡:“九锡”是古代皇帝赐给有功之臣的一种荣耀,象征着极高的荣誉和权力。“犹闻颁九锡”意味着尽管外界可能已经有所变化,但作者仍然听闻或有听闻到关于这种殊荣的事情。
  • 君岂缀旒然:“缀旒”是指悬挂的彩带,这里比喻没有主见的人。“君岂缀旒然”则是在质疑那些看似有权势但实则无法自主决策、缺乏真正力量的人。
  1. 译文
  • 上天的旨意虽然在我身上,但我却徘徊了二十多年。
  • 我还听闻过赐给功臣九锡的荣耀,您难道就是那个没有主见、随风摇摆的人吗?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的荣耀,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政治现实的批判。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观察,指出那些看似有权势但实质上缺乏真正力量的人,实际上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失去了方向和主见。
  • 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状的批判,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担忧。他通过诗歌的形式,传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忧虑。
  •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通过对历史和政治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反映和思考。

陈曾寿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天命、历史、政治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他警示那些看似有权有势却缺乏真正力量的人,强调了个人主见和历史担当的重要性。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心理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