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载长安居,真作长安人。
移家城西隅,喜与二子邻。
秋来种佳菊,次第评芳新。
一秋无杂言,花事徒津津。
怀归不得归,贫仕只益贫。
得意疏篱间,味比杯中醇。

【注释】

  1. 真:确实。
  2. 长安:即唐朝的首都,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3. 二子:这里指作者的两个儿子。
  4. 次第评芳新:依次评价菊花的新美。
  5. 一秋无杂言:整个秋天,家中没有闲话。
  6. 徒津津:白白的欣赏菊花。
  7. 贫仕:贫穷的读书人。
  8. 得意疏篱间:在篱笆间找到了快乐。
  9. 味比杯中醇:味道胜过酒杯中的酒,喻指精神享受胜过物质享受。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抒发归隐志向的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诗人与两个儿子在城西隅的田园生活中,远离尘嚣、淡泊明志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全诗以菊花为线索,通过赞美菊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第一句“五载长安居,真作长安人”,诗人用五个字概括了五年来的生活经历。这五年里,诗人一直在长安居住,已经真的成为了长安人。这里的“长安”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指代了一种生活状态。
    第二句“移家城西隅,喜与二子邻”,描述了诗人选择在城西隅定居的原因。他喜欢与两个儿子住在一起,享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交流。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
    第三句“秋来种佳菊,次第评芳新”,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秋日里种植菊花的情景。他按照一定的顺序挑选出最好的菊花进行栽种,并且一一评价它们的新美。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细心和耐心,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第四句“一秋无杂言,花事徒津津”,反映了整个秋天里,家中没有闲言碎语的宁静氛围。诗人和家人一起欣赏菊花,陶醉在花事的津津乐道之中。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珍视和对精神享受的追求。
    最后两句“怀归不得归,贫仕只益贫”,则透露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挣扎。他渴望回到家乡,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却让他难以摆脱贫贱的束缚。这里的“贫仕”指的是贫穷的官吏,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清贫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菊花为线索,通过对隐居生活和官场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享受的重视。同时,诗人的情感也深深植根于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