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抑有奇态,岁寒无与同。
泠泠玉潭水,淅淅振条风。
流靡园塘侧,相看云雾中。
鸣笳芳树曲,流涕忆辽东。
【注释】
掩抑:压抑,克制。
有奇态:有一种特别的神态。
泠泠玉潭水: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像玉潭之水。
淅淅振条风:形容微风吹动枝叶发出的响声如淅沥的雨声。
靡:同“靡”,倒下。
园塘侧:在园林池塘旁边。
相看云雾中:互相望着云雾之中。
鸣笳:吹着笳(古代的一种乐器)。
芳树曲:指美妙动听的曲调。
流涕忆辽东:流泪怀念辽东(古地名)。
【赏析】
《梅花集玉台新咏》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此诗为组诗中的第六首。此篇描写了梅花与寒梅的异同,并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首联:“梅花”二句,点明题意,说明所咏对象是梅花。“掩抑”二字,既表明梅花的含蓄,又表明作者的抑郁。这两句写冬日的梅花,它虽不似百花竞放,但它有它的特殊风度。“岁寒”一句,正是点明了这种特殊性。“无与同”,意思是说其他花卉没有能和它相提并论的。“岁寒”二句,写冬天的梅花,它虽然被冰雪覆盖,但是它仍然屹立在那里,毫不屈服。“泠泠”、“淅淅”两句,写冰泉的声响。“泠泠”是形容泉水的声音清脆悦耳;“淅淅”是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这两句把冬天的景色写得生动逼真。“流靡”二句,写春天的梅花,它倒映在池塘里,互相望着云雾中。这二句把梅花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神往。最后二句:“鸣笳芳树曲,流涕忆辽东。”写梅花的幽雅动听的乐曲,以及作者流连忘返的心情。“鸣笳”,指吹奏笳乐,这里借指乐曲;“芳树”,指梅花,这里指梅花的芳香;“辽东”,指辽地、边远地方。《旧唐书·东夷传上》:“高丽国……其人皆长大,男女衣帽鲜华,好歌舞……其王姓高氏。……其国西有扶桑国……其国有大梨种,甘香无比,以充贡奉,故俗谓之‘扶桑梨’。”这里用扶桑来比喻辽东。这句诗的意思是,梅花那优美的乐曲,就像在流着眼泪回忆远方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