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厌尘世,屏迹入荒林。
山月冻逾瘦,溪烟春转深。
清寒高士梦,静穆贵人心。
欲觅追陪者,茫茫不可寻。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及鉴赏能力的题目。此类题解答时,首先要求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诗文内容进行分析。此诗是诗人为章次公画梅而写的四首七绝。第一首写诗人远离尘嚣,寄情林下;第二首写山月如冰,溪烟渐深;第三首写高士清梦,贵人心静;第四首写寻人难觅,不可得见。

【答案】

为谁厌尘世,屏迹入荒林。

山月冻逾瘦,溪烟春转深。

清寒高士梦,静穆贵人心。

欲觅追陪者,茫茫不可寻。

赏析:

此组诗是为章次公的画作《梅》而写,章次公是清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草虫等画,其画以“疏淡”闻名。诗人借章次公所绘梅花,表达了自己对闲适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起笔不凡,“画梅”二字已点明主题,接着便直抒胸臆:“为谁厌尘世,屏迹入荒林”。这两句说,我厌倦了纷扰的尘世,隐居山林。这里“屏迹”,即隐居的意思。“厌尘世”,是说尘世太复杂了,不是他愿意待的地方。“屏迹”,是说隐居山林,不与世俗交往。“荒林”指幽僻的树林。

颔联进一步写景:“山月冻逾瘦,溪烟春转深。”这两句写景,描写出一幅幽静优美的画面。“月”字写出了月亮清冷、洁白的特点,用“冻”字表现月光照射下的山石的清冷之态,突出了山石的孤寂之美。“春转深”则表现出春天的景色愈发浓重。

颈联再写景:“清寒高士梦,静穆贵人心。”诗人通过“高士梦”、“贵人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清寒”一词,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孤寂冷清,也体现了他对世事的超然态度。“静穆”则是形容心境平和、安宁的状态。“贵人心”是指高贵的人品。这两句诗通过“清寒高士梦”以及“贵人心”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态度。

尾联最后归结全篇:“欲觅追陪者,茫茫不可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失落之情。“追陪”指追求陪伴、亲近的意思。“茫茫不可寻”则表达了诗人无法找到可以与之共度时光的人的无奈心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