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踏残雪,荒鸦啄冻云。
江楼吹玉笛,高调复谁闻。
幽独羌无侣,高寒才见君。
年年弄班管,所得是清芬。
瘦马踏残雪,荒鸦啄冻云。
江楼吹玉笛,高调复谁闻。
幽独羌无侣,高寒才见君。
年年弄班管,所得是清芬。
注释:
- 瘦马踏残雪:形容马匹消瘦,脚踏着残存的雪花。
- 荒鸦啄冻云:形容乌鸦在冬日里啄食着寒冷的云朵。
- 江楼吹玉笛:在江边的高楼之上吹响玉笛。
- 高调复谁闻:意指高超的艺术境界和技巧难以被人理解。
- 幽独羌无侣:形容一个人独自生活在寂静的环境中。
- 高寒才见君:只有在高寒的环境中才能见到您。
- 年年弄班管:每年都会弹奏《班德管》。
- 所得是清芬:得到的是清新而芬芳的东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远的画面,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首句“瘦马踏残雪”,以瘦马为主角,描绘其在冰雪覆盖的场景中前行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接着“荒鸦啄冻云”,则是将乌鸦与冷艳的云朵结合,形成一种孤寂而深沉的氛围。两句一写景,一写物,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第二句“江楼吹玉笛”,则将读者的视角从自然景象转移到人文景观,江楼之上,玉笛悠扬,营造出一种空灵、清雅的氛围。然而,“高调复谁闻”却揭示了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在现实中的难以传达,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表达方式的无奈和困惑。
第三、四句“幽独羌无侣,高寒才见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独而又高尚的性格特点。他独自一人在高寒的地方,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羌”字,可能是指羌族,也可能有其他的含义。但无论如何,这都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
最后一句“年年弄班管,所得是清芬”,则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用“年年弄班管”来形容自己每年都在努力演奏《班德管》,而“所得是清芬”则是对这种音乐所带来清新芬芳的感受的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高洁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即在物质匮乏、环境恶劣的背景下,人们仍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