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然尘外事,睡起每疏慵。
近市厌更柝,挑灯迟晓钟。
寒鸡涩邻巷,独犬吠村舂。
所向世情薄,谁言户可封。
【诗句释义】
明发:天亮时。
脱然尘外事,睡起每疏慵:脱离了尘世的纷纭杂事,醒来总是懒散不振。
近市厌更柝:临近城郭,厌恶更夫敲梆报更之声。
挑灯迟晓钟:点燃灯火,等待清晨的钟声报晓。
寒鸡涩邻巷,独犬吠村舂:寒冷的鸡叫声在邻居小巷中显得刺耳,孤独的狗叫唤着乡村的劳作。
所向世情薄,谁言户可封:世间的人情淡薄,谁能说有固定的家室可以守住?
【译文】
天刚亮我就起床,摆脱了尘世的烦扰,醒来后总是懒散不振。
临近城郭却厌烦了更夫敲梆报更的声音,点燃灯火等待早晨的第一缕曙光。
寒冷的鸡叫声在邻里小巷中显得刺耳,而独自的狗叫声是村里劳作的声响。
我走过的世界人情都十分冷淡,又怎能说我能够拥有稳定的家庭和住所?
【赏析】
此诗以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在黎明时分的生活情景。首二句表达了诗人摆脱尘世纷扰、懒散不振的情感状态。“脱然尘外事,睡起每疏慵”展现了诗人对尘世琐事的不屑一顾,以及在晨曦初照之际仍难摆脱困倦的状态。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城郭与乡村的不同生活场景,进一步揭示了他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第三四句“近市厌更柝,挑灯迟晓钟”透露出诗人对都市喧嚣和晨钟暮鼓的反感。这些声音似乎扰乱了他的宁静,使他难以入睡。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这种不满之中,反而选择在黎明时分点燃灯火,静待日出的降临。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寒鸡涩邻巷,独犬吠村舂”则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的图景。诗人听到寒鸡在邻居小巷中的叫声,感受到清晨的寂静;而独自的狗在村庄中吠叫,似乎在唤醒人们开始一天的劳作。这既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单调与乏味,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无奈和接受。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体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