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清露拂朝衣,转盼青青作态非。
灞岸嘶烟归马杳,苏台啼恨晚莺稀。
半塘残月和愁暝,一片凉云绕梦飞。
最是翠楼凝望处,封侯心事久相违。
这首诗是何年创作的,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和结构。
诗句解析与关键词注释
- 何年清露拂朝衣:这一句似乎表达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或对某个特定时刻的回忆,其中“清露”常用来比喻清晨的露水,而“朝衣”则可能指的是早晨起床后的衣服,暗示着清晨的美好或是回忆中的某个清晨。
- “清露”象征清晨的露水,常用来比喻清新、纯洁或美好的事情;
- “朝衣”通常指早晨穿戴的衣服,这里可能暗示着某种起始或开始的状态。
- 转盼青青作态非:这一句描述了一个转身间看到的景象,可能是由“青青”这个字眼联想到的某种生机或活力。
- “转盼”表示转身一瞥,可能是一种瞬间的感受或发现;
- “青青”形容植物生长旺盛的样子,这里可能用来描绘周围环境的生动或变化。
- “作态”可能是指表现出某种形态或姿态,这里可能是指自然界或人的某些行为展现出的状态。
- 灞岸嘶烟归马杳: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画面,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特定的场景或者人物。
- “灞岸”通常指代地名,可能是指灞桥附近的地方;
- “嘶烟”可能是指马匹在行走时发出的叫声,与周围的烟雾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象;
- “归马杳”意味着归去的马匹消失在远方,可能表达了一种离别或是时间的流逝的感觉。
- “杳”字在这里有消失、不见的意思,表达了一种远去或消逝的感觉。
- 苏台啼恨晚莺稀:这一句同样描述了一种特定的场景或情绪。
- “苏台”可能是指古代的一座楼或亭子的名称,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地方名或者是某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 “啼恨”可能是指鸟儿的鸣叫带有悲伤的情感;
- “晚莺稀”意味着傍晚时分的鸟儿很少,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变化或是人为的影响。
- “稀”字在这里可能是用来强调鸟儿数量的稀少,进一步表达了一种孤独或寂寞的感觉。
- 半塘残月和愁暝:这一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情绪。
- “半塘”可能是指池塘的一半,或者是某处水面的一部分;
- “残月”意味着月亮不是最圆的时候,可能是指夜晚即将结束或者是月光不完美的状态;
- “和愁暝”可能是指月亮的余晖映照下,人们的愁思也变得更加深沉。
- “暝”字在这里可能是用来描述天色渐暗,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忧伤的感觉。
- 一片凉云绕梦飞: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梦境中的景象。
- “一片凉云”可能是指天空中的一片云彩,给人一种轻盈、自由的感觉;
- “绕梦飞”意味着这片云朵仿佛在空中飘动,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 结合上下文,这里的“梦”字可能在表达一种愿望、理想或是对未来的憧憬。
- 最是翠楼凝望处,封侯心事久相违: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
- “翠楼”可能是指高楼或者是某个具有翠绿色调的建筑;
- “凝望处”意味着在某个地方静静地注视着;
- “封侯”可能是指获得爵位或官职,是一种荣耀的象征;
- “心事久相违”表明这些心愿或梦想已经长久以来无法实现,有一种无奈和失落的情绪。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心中的愿望和梦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传达了深深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和失落。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外在的自然景观,也有内在的心理活动,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情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