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已订隔年期,野水迢迢送别离。
孤负春归好颜色,秋千架外雨如丝。
注释:
东君: 指的是春神,春天的化身。在中国文化中,春天被想象为万物复苏和生长的主宰。
隔年期: 暗示了距离之长,仿佛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
野水迢迢: 形容河流或水流的距离遥远,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
孤负: 辜负,没有珍惜。
春归好颜色: 春天归来时,万物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充满了美丽的色彩。
秋千架外: 通常是指户外的游戏设施,如秋千。
雨如丝: 像细雨一样轻柔地落下,给人一种柔美而哀伤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位诗人站在画前,凝视着眼前的蜡梅花。诗人以“东君”指代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万物的复苏。然而,诗人却因为某种原因未能享受到春天的美好,反而在等待中度过漫长的岁月。这里的“隔年期”和“迢迢送别离”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空间的遥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接下来的诗句,“孤负春归好颜色”,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并没有珍惜春天的到来,错过了欣赏大自然的机会。这不仅仅是对春天美景的错过,更是对生活美好时光的遗憾和悔恨。这种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
最后一句“秋千架外雨如丝”,则将画面引向了一个更为凄美的场景。诗人似乎置身于一个空旷的地方,看着天空中的雨水缓缓飘落,如同一丝丝细线般轻轻摇曳。这种景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使得整首诗的氛围变得更加悲凉和深沉。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成功地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世界。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还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所表达的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