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功碑碣总成空,铜狄无端出殡宫。
三百年来禁樵采,为谁移置市门中。
以下是对陆涧鹤年伯的和诗“清凉山”进行逐句解读、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解析
- 纪功碑碣总成空:这句描述了历史遗迹,原本用以纪念功绩的石碑如今已变得空空如也。
- 铜狄无端出殡宫:这里的“铜狄”可能是对某件古代铜制的器物或雕塑的指代;“出殡宫”则意味着这些物品被从原处迁移。
- 三百年来禁樵采:表明这片地方在过去三百年里一直禁止砍伐和采集,可能由于其文化或历史价值。
- 为谁移置市门中:最后一句提出了一个疑问,关于这些迁移的物体被移动的原因。
翻译与注释
- 译文:在明孝陵(今南京明孝陵),那些原本用来记录胜利和功勋的石碑如今已经荡然无存,而铜制器具不知何故被从原来的安放地迁移到了市场之中。
- 注释:这首诗是陆涧鹤年伯回应卢彬士的金陵绝句。其中,“清凉山”是地点,“纪功碑碣总成空”指的是过去用于纪念成就的纪念碑和铭文现在都不复存在。“铜狄”可能是某种古代文物,“出殡宫”暗示了它的搬迁。“三百年来禁樵采”说明这个区域在过去三百年间一直有保护措施,而“为何移置市门中”则是对于搬迁原因的疑问。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址的描述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旧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切。通过使用“铜狄无端出殡宫”这样的象征性语言,诗人不仅描绘了物理上的变迁,也暗示了文化和历史的连续性受到挑战。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失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哀叹。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当前文化遗产保存状态的关注,提示了对历史遗迹保护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