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浪迹老风尘,权借行窝寄此身。
愤世但谋千日醉,卖文不救一家贫。
叩门问字停车客,让坐清谈入幕宾。
只有二三知己共,好携蜡屐访诗人。

【注释】

六十自述:诗人六十岁,自叙其经历和生活状态。

江湖浪迹:指诗人一生漂泊无定,四处流浪。

权借行窝:权且暂居一处。

此身:自己的身子。

愤世但谋千日醉:愤世嫉俗,但只希望过上一千天的酒色生活。

卖文不救一家贫:以卖文为生,却无法帮助家庭摆脱贫困。

叩门问字停车客:敲门求教于有学问的客人。

让坐清谈入幕宾:在宴会上与主人一起清谈,成为幕宾之一。

只有二三知己共:仅有的两三知己相伴。

蜡屐:木屐的一种,用蜡涂饰,冬天行走不打滑。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所作。从字面上看,它写的是一个老书生的生活,然而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社会、政治的种种感慨,也抒发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义。

首句“江湖浪迹老风尘”,点明了自己的游历生涯。这一句看似平淡,但却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江湖二字,既写出了诗人一生漂泊不定的生涯,也表现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浪迹”二字,则进一步突出了他这种漂泊不定的状态。接着,诗人又写道:“权借行窝寄此身。”这句诗的意思是,他暂时借住在某个地方(也就是“行窝”),以此来度过自己的晚年时光。这里的“权借”二字,既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无奈,也体现了他在面对现实时所抱持的态度。

第二联“愤世但谋千日醉,卖文不救一家贫”,则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在这里,诗人用“愤世”和“卖文”两个关键词来表达他对现实的看法。他认为,自己虽然愤世嫉俗,但却无法改变社会的现实;而自己以卖文为生,也无法解决家庭的贫困问题。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的人生困境,也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悲愤之情。

第三联“叩门问字停车客,让坐清谈入幕宾”,则是对诗人与文人交往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描绘与文人的交往场景,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他不仅向有学问的人请教问题,还与他们一起清谈,成为了幕宾之一。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对待知识和友情的态度。

最后两句“只有二三知己共,好携蜡屐访诗人”,则是对诗人交友情况的概括。这里的“二三知己”指的是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携蜡屐访诗人”则是他经常做的事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向往。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作者生平、思想以及与友人交往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