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含清姿,物色有显晦。
淙淙寺前云,流出春声内。
桥聚浪纹圆,岸摇花影碎。
人情重幽遐,意失当前会。
【注释】
灵雨寺前溪:即“灵溪寺前溪”。
清姿:清澈秀丽的容貌。
物色:指山水景物。
春声内:指春天的声音,如鸟鸣、流水等。
桥聚浪纹圆,岸摇花影碎:桥上聚集着波纹,水珠像圆盘一样滚来滚去,岸边的花朵摇曳着花瓣,就像碎玉一样洒在地上。
人情重幽遐:人们的感情深厚,向往深远和遥远的地方。
意失当前会:心中的想法失去了,无法表达。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灵溪寺前溪流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首句“山水含清姿”,描绘了山水之美,清新秀丽。这里的“清姿”指的是山的清丽姿态和水的清秀面貌,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展现了自然景观的优美。
第二句“物色有显晦”,进一步描绘了山水的丰富多样性。这里的“物色”指的是山水中的各种景物,而“显晦”则是指这些景物在阳光或阴影下的明暗变化。通过对光影变化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多端。
第三句“淙淙寺前云”,以声音为切入点,描绘了寺庙前的云彩流动的景象。这里的“淙淙”形容水流的声音,而“寺前云”则是指寺庙附近的云朵。通过对云彩流动的声音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和宁静。
第四句“流出春声内”,将自然景物与春天的声音联系起来,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带来了万物复苏的气息。这里的“春声内”可以理解为春天的声音充满了整个山谷,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最后两句“桥聚浪纹圆,岸摇花影碎”,描绘了桥梁和岸边的景象。这里的“桥聚浪纹圆”指的是桥梁上的水流形成了波浪状的纹理,而“岸摇花影碎”则是指岸边的花朵随着微风摇曳,花瓣散落成一片片碎屑。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云彩、河流、花朵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远方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