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趋承愧比儿,兴宗远天日相期。
只今犹未驰千里,空负龙文错爱时。
注释:我还记得曾经追随承奉过您,那时的您就像远在天边的太阳一样耀眼。但现在我还没有达到千里马的水平,所以辜负了您对我错爱的机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悼念死去的朋友仲山叔所作,通过描写仲山叔生前对自己的恩惠,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和哀痛之情。诗中运用了“龙文”这个词语来形容仲山叔对自己的重要性,表达了自己对仲山叔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死轮回、时间流转的感慨。
记得趋承愧比儿,兴宗远天日相期。
只今犹未驰千里,空负龙文错爱时。
注释:我还记得曾经追随承奉过您,那时的您就像远在天边的太阳一样耀眼。但现在我还没有达到千里马的水平,所以辜负了您对我错爱的机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悼念死去的朋友仲山叔所作,通过描写仲山叔生前对自己的恩惠,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和哀痛之情。诗中运用了“龙文”这个词语来形容仲山叔对自己的重要性,表达了自己对仲山叔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死轮回、时间流转的感慨。
这是一首七绝,其结构为四句,每句都由五个字组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中秋出闱夜游三山: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月亮节,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赏月、观灯等活动,而“出闱”则意味着结束了考试的旅程。这句诗描述了在中秋节夜晚,作者离开考试场所,开始游览三山的情景。 2. 七艺今朝满:这里的“七艺”指的是古代的七门学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诗等
【注释】 1. 写怀:即“抒怀”,抒发情怀或感慨。 2. 病久如曾愈:意思是说,病得久了,好像已经好了一样。 3. 愁多不觉添:意思是说,忧愁多了,好像不感到增加一样。 4. 姜性辣,敢比谏书严:意思是说,我的脾气像姜一样辛辣,敢于和那些谏书严厉的人相比。 5. 但拙蝇头逐,休生雀角嫌:意思是说我的笨拙如同苍蝇追逐食物时那样,不要因为我的不足而产生嫉妒。 6. 请看时序变,犹自有凉炎:意思是说
村居晚兴 村居风景古,晚兴尚依依。 残照疏林合,微昏远岫围。 杖头逢叟话,牛背认童归。 薄暮谁家读,寻声且扣扉。 注释: - 村居风景古:村居的风景十分古老。 - 晚兴尚依依:傍晚的兴致仍然萦绕心头。 - 残照疏林合:夕阳斜照在稀疏的树林里。 - 微昏远岫围: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微光中显得朦胧。 - 杖头逢叟话:在路上偶遇一位老人交谈。 - 牛背认童归:在牛背旁辨认出一群孩子回家的身影。 -
【注】: 1. 买隐:指隐居生活,即退隐。 2. 山林:泛指幽深的山林,这里代指隐居之所。 3. 云烟密且深:意指山林中云雾缭绕,显得深邃莫测。 4. 松根:意指树木的根部,常用于比喻人的根基或精神。 5. 晚节:意指晚年或晚期的生活阶段。 6. 芦叶淡秋心:意指秋天时芦苇的颜色,象征心境的淡泊和宁静。 7. 补屋蔽风雨:意指修补房屋以抵御风雨,形容隐居生活的简朴。 8. 拥书罗古今
与施乃庚、郭乃承、李尔冲登乌石山 听闻说乌山景色优美,我们相约踏足其中。 临近城市没有嘈杂市声,进入寺庙便有禅意萦绕。 百道阶泉古旧,千重美景环绕如锦绣般。 攀登山顶只为欣赏风景,戴月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注释: - 乌山:即乌石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因其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著名。 - 相邀踏翠微:相互邀请去探寻那翠绿的小山。 - 无市气:指靠近城市的地方没有喧闹的市井气息。 - 有禅机
胜会烂重阳,金铺满地黄。 鹤林花女寺,雁阵水云乡。 韵事题糕壮,风流落帽狂。 茱萸都插遍,雅爱酒杯香。 注释: 1. 胜会:美好的聚会。 2. 烂重阳: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3. 金铺:指铺满了黄金的屏风或装饰品,此处形容节日的气氛。 4. 鹤林花女寺:指寺庙的名字为“鹤林”和“花女”,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地方。 5. 雁阵水云乡
【赏析】 此诗描绘了小西湖美景。首联写湖面景色,次联写地利人和,三联写湖光水色,四联写楼亭新荷,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游小西湖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摇波红雾皱,转棹绿阴斜。 四望楼亭畔,新荷面面花。 注释: 1.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这句诗意在描写西湖的美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作一样,给水面增添了色彩和美感。 2.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贫士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本是贫非病,翻因病更贫。 - “本是贫非病”:意思是说诗人本就贫困,并不是因为生病才更加贫穷。 - “翻因病更贫”:表示由于疾病,诗人的贫困状况变得更严重了。 2. 饥怜疏食乐,寒觉缊袍亲。 - “饥怜疏食乐”:在饥饿时,即使吃着粗糙的食物也感到快乐。 - “寒觉缊袍亲”:在寒冷中,即使穿着破旧的衣服也感到亲切。 3
抚水仙操 偶尔理丝桐,如逢海山翁。 情移山尽处,韵入水流中。 一曲神洲到,孤帆世界空。 先生化工意,随兴引仙风。 注释: 1. 偶尔理丝桐:偶尔弹奏琴瑟。丝桐指琴瑟,古代乐器名。 2. 如逢海山翁:好像遇到了隐居的老者。海山翁,指隐居在海边或山上的老翁,泛指隐士、高人。 3. 情移山尽处:情感随着音乐的流动而转移,仿佛触及了山的最远之处。 4. 韵入水流中:旋律如同流水一般流淌。韵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 来朝卜天气,犹未定晴阴。 注释: -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过了几天,秋天的景色已经消失,冬天的气息逐渐显现。 -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天地间仿佛都回归到了衰老的状态,风吹过枯黄的树木,让人感到心中的寒冷。 -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梦境破碎,诗人的诗魂也随之归来,然而愁绪缠身,使得酒力难以支撑。 -
注释: 六十三年老典型,海天一夕陨文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仲山叔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这里的“典型”指的是仲山叔在诗坛上的地位和影响力,而“海天一夕陨文星”则形容仲山叔突然离世,就像海天之间突然坠落一颗璀璨的星星。 西风瑟瑟寒琴剑,肠断啼鹃血泪零。 这句诗描绘了仲山叔去世后的情景,西风吹拂着瑟瑟作响,仿佛能听到他的琴声和宝剑声;而那些悲伤的鸟儿啼叫
【注释】 台邑:古地名,这里指代诗人的家乡。八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创作许多咏物诗。“台邑”是作者的故乡,所以称“台邑八景”。这组诗描写的是台邑中的八处风景。“渔父鲲沙傍海居”,“渔父”,指隐居在海边的老渔夫。“鲲”字,指大鱼。“沙”,指沙滩。“傍”字,指靠近的意思。“海居”,即居住在海边。这一句写渔父在海边居住的情景。“环流连络势相于”,这一句写大海的水流相互联系
《台邑八景·鹿耳雄关》是宋代诗人黄庶创作的一首七绝组诗作品。此诗描绘了雄关的景色和气势,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以下是各句的注释: - 第1句:“鹿耳雄关障百川”:描述的是雄关的壮丽景色,仿佛有一只巨大的鹿耳朵在阻挡着百条江河。 - 第2句:“晴帆连贯水中天”: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帆船整齐地排列在水面上,与天空相接的景象。 - 第3句:“好风早晚东西便”
注释:渔翁在水面上划船,最妙的是忘记了筌蹄。 借问一下,捕鱼的秘诀是什么?一半的道理在于跃入渊中。 赏析:本诗是一首咏鱼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仰。 一、首联“渔舟荡漾水中天”,诗人用“荡漾”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渔人在水面上的悠然自得之姿,同时,“水中天”三字更是将读者引入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意境之中。 二、颔联“最妙相忘不记筌蹄”,这是全篇的精华所在。诗人运用反问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