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汝隔阳阴,频将梦里寻。
已灰殇子骨,未死爱亲心。
烛影添哀泪,蛩声共苦吟。
那堪推枕起,凄绝又寒侵。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梦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癸酉年冬夜,孩子入梦哭着成歌。
痛苦地隔着阴阳之界,频繁地在梦里寻找。
已经埋葬了孩子的尸体,却仍然爱着亲人的心。
烛光下的影子增添了悲哀的泪滴,蟋蟀的鸣叫声伴随着苦吟。
怎么能忍受枕边被推起,寒冷侵袭更加凄绝。

译文:
在冬季的一个夜晚,孩子的哭声让陈梦雷入梦哭泣成了一首诗。他深感悲痛之情,仿佛隔开了阴阳两界,不断在梦中寻找。虽然孩子已经离世,但他仍然怀有对亲人的爱。在烛光下的影子中,他的悲伤泪水悄然滑落。同时,蟋蟀的哀鸣声也与他一同苦吟。他无法忍受枕头被人从床上推起的情景,寒意更甚,让他感到极度的寒冷和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陈梦雷对逝去的孩子深深的怀念和悲痛的表达。通过梦境中的情境描绘,展现了他对失去孩子的痛苦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烛影”和“蛩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细腻,让人感受到他对孩子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