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夫踏碎碧云飞,伐木丁丁采四围。
山上斜阳山下落,一肩挑尽晚霞归。
【注释】
- 樵夫:砍柴的人。碧云:青山。
- 丁丁:斧声,伐木声。
- 山上斜阳山下落:夕阳西下。
- “一肩”:指樵夫肩上挑着的满满一担柴火。
- 晚霞:傍晚天空出现的云霞。
【赏析】
这首小诗描写一位樵夫在日落时分上山打柴的情景。诗的前两句写樵夫上山砍柴的动态。“樵夫踏碎碧云飞”,意思是说樵夫砍柴的声音把天上的白云都震碎了,形象地表现了樵夫砍柴时的雄健有力之势。“伐木丁丁采四围”,意思是说樵夫砍树的声音清脆悦耳,四周的林木都被他砍光了。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樵夫砍柴的本领。后两句写樵夫下山时的景象。“山上斜阳山下落”,意思是说夕阳从山上落下,照得满山通红。“一肩挑尽晚霞归”,意思是说樵夫挑起满满一担柴火下山,夕阳的余晖全都映在了那满满的一大担柴火上。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樵夫挑起柴火的劳累和艰辛,也写出了樵夫的勤劳朴实。全诗以写景为主,语言质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抓住人物动作与环境景物相交融的特点,将人物的活动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诗中的人物活动和周围景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卷。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如:“樵夫踏碎碧云飞”中的“破”字和“飞”字,既形容声音之大,又表现出樵夫的动作之快;“山上斜阳山下落”中的“落”字,不仅形容夕阳西下,而且暗示出樵夫挑柴的艰辛。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