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姚黄莫浪夸,无双国色本无华。
胭脂若买供时眼,羞落争娇锦绣花。
注释:
- 水墨牡丹,以水墨画技法描绘的牡丹花。魏紫姚黄莫浪夸:魏紫和姚黄都是名贵的牡丹品种,不要随便炫耀。
- 无双国色本无华:没有哪一种花色可以比得上国色天香的牡丹,因为牡丹本身就有一种无法言表的美丽。
- 胭脂若买供时眼:如果胭脂能够买来供人观赏,那么它就会显得更加娇艳动人。这里的胭脂是指牡丹,用来形容牡丹的美丽。
- 羞落争娇锦绣花:牡丹在盛开的时候,会吸引人们的目光,让人们争相欣赏,就像绣花一样美丽。
魏紫姚黄莫浪夸,无双国色本无华。
胭脂若买供时眼,羞落争娇锦绣花。
注释:
这是一首七绝,其结构为四句,每句都由五个字组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中秋出闱夜游三山:中秋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月亮节,人们会在这个时候赏月、观灯等活动,而“出闱”则意味着结束了考试的旅程。这句诗描述了在中秋节夜晚,作者离开考试场所,开始游览三山的情景。 2. 七艺今朝满:这里的“七艺”指的是古代的七门学问,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诗等
【注释】 1. 写怀:即“抒怀”,抒发情怀或感慨。 2. 病久如曾愈:意思是说,病得久了,好像已经好了一样。 3. 愁多不觉添:意思是说,忧愁多了,好像不感到增加一样。 4. 姜性辣,敢比谏书严:意思是说,我的脾气像姜一样辛辣,敢于和那些谏书严厉的人相比。 5. 但拙蝇头逐,休生雀角嫌:意思是说我的笨拙如同苍蝇追逐食物时那样,不要因为我的不足而产生嫉妒。 6. 请看时序变,犹自有凉炎:意思是说
村居晚兴 村居风景古,晚兴尚依依。 残照疏林合,微昏远岫围。 杖头逢叟话,牛背认童归。 薄暮谁家读,寻声且扣扉。 注释: - 村居风景古:村居的风景十分古老。 - 晚兴尚依依:傍晚的兴致仍然萦绕心头。 - 残照疏林合:夕阳斜照在稀疏的树林里。 - 微昏远岫围: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微光中显得朦胧。 - 杖头逢叟话:在路上偶遇一位老人交谈。 - 牛背认童归:在牛背旁辨认出一群孩子回家的身影。 -
【注】: 1. 买隐:指隐居生活,即退隐。 2. 山林:泛指幽深的山林,这里代指隐居之所。 3. 云烟密且深:意指山林中云雾缭绕,显得深邃莫测。 4. 松根:意指树木的根部,常用于比喻人的根基或精神。 5. 晚节:意指晚年或晚期的生活阶段。 6. 芦叶淡秋心:意指秋天时芦苇的颜色,象征心境的淡泊和宁静。 7. 补屋蔽风雨:意指修补房屋以抵御风雨,形容隐居生活的简朴。 8. 拥书罗古今
与施乃庚、郭乃承、李尔冲登乌石山 听闻说乌山景色优美,我们相约踏足其中。 临近城市没有嘈杂市声,进入寺庙便有禅意萦绕。 百道阶泉古旧,千重美景环绕如锦绣般。 攀登山顶只为欣赏风景,戴月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注释: - 乌山:即乌石山,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因其秀丽的山水风光而著名。 - 相邀踏翠微:相互邀请去探寻那翠绿的小山。 - 无市气:指靠近城市的地方没有喧闹的市井气息。 - 有禅机
胜会烂重阳,金铺满地黄。 鹤林花女寺,雁阵水云乡。 韵事题糕壮,风流落帽狂。 茱萸都插遍,雅爱酒杯香。 注释: 1. 胜会:美好的聚会。 2. 烂重阳:指重阳节,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3. 金铺:指铺满了黄金的屏风或装饰品,此处形容节日的气氛。 4. 鹤林花女寺:指寺庙的名字为“鹤林”和“花女”,可能是一个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地方。 5. 雁阵水云乡
【赏析】 此诗描绘了小西湖美景。首联写湖面景色,次联写地利人和,三联写湖光水色,四联写楼亭新荷,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意境优美。 游小西湖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摇波红雾皱,转棹绿阴斜。 四望楼亭畔,新荷面面花。 注释: 1. 西湖如画意,点染水之涯。这句诗意在描写西湖的美景,就像一幅美丽的画作一样,给水面增添了色彩和美感。 2. 地与三山古,时来六月嘉
贫士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贫穷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本是贫非病,翻因病更贫。 - “本是贫非病”:意思是说诗人本就贫困,并不是因为生病才更加贫穷。 - “翻因病更贫”:表示由于疾病,诗人的贫困状况变得更严重了。 2. 饥怜疏食乐,寒觉缊袍亲。 - “饥怜疏食乐”:在饥饿时,即使吃着粗糙的食物也感到快乐。 - “寒觉缊袍亲”:在寒冷中,即使穿着破旧的衣服也感到亲切。 3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梦雷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癸酉年冬夜,孩子入梦哭着成歌。 痛苦地隔着阴阳之界,频繁地在梦里寻找。 已经埋葬了孩子的尸体,却仍然爱着亲人的心。 烛光下的影子增添了悲哀的泪滴,蟋蟀的鸣叫声伴随着苦吟。 怎么能忍受枕边被推起,寒冷侵袭更加凄绝。 译文: 在冬季的一个夜晚,孩子的哭声让陈梦雷入梦哭泣成了一首诗。他深感悲痛之情,仿佛隔开了阴阳两界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 来朝卜天气,犹未定晴阴。 注释: - 几日清秋去,严冬渐觉深:过了几天,秋天的景色已经消失,冬天的气息逐渐显现。 - 乾坤归老态,风木入寒心:天地间仿佛都回归到了衰老的状态,风吹过枯黄的树木,让人感到心中的寒冷。 - 梦破诗魂返,愁多酒力沉:梦境破碎,诗人的诗魂也随之归来,然而愁绪缠身,使得酒力难以支撑。 -
这首诗的翻译为: 水墨牡丹 在霜台分种第几朵,谁说富贵必豪奢。 沉香亭畔仙春馆,争比孤芳不点瑕。 注释: 1. 水墨牡丹:以水墨画技法描绘牡丹花。 2. 分(fèn)种:指在霜台分别种植几朵牡丹花。 3. 谁云:谁说。 4. 富贵必豪奢:指富贵之人一定追求奢华。 5. 沉香亭畔仙春馆:指沉香亭旁有仙春馆。 6. 仙春馆:指神仙们居住的地方。 7. 争似:比较、胜过。 8. 点瑕(xiá)
注释:百两金花百宝栏,却嫌闲紫与流丹。百两指的应该是牡丹花,百宝栏则形容其色彩斑斓。然而诗人觉得牡丹花的颜色有些过于浓重,像是闲散的紫色和流动的红色一样。春风归去春心老,合与诗人冷眼看。诗人在春天离去之后,感到心情变得老去,只能以冷漠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诗人认为牡丹花的色彩过于艳丽,过于浓重,就像是闲散的紫色和流动的红色一样
【注释】 水墨牡丹:指画牡丹用的水墨画。清标第一香,墨池点缀亦花王:意思是说,画的牡丹占尽了清雅、高洁之标,是第一朵芬芳的牡丹。而牡丹在画家的笔下又成为花中之王,其地位无人可与之匹敌。绚烂今平淡,声价依然重洛阳:意思是说,牡丹曾经在盛开时绚丽多彩,但现在却已显得平淡无奇。尽管如此,牡丹依然有很高的声誉,它的地位依然如往昔般重要。 【赏析】 此诗赞美牡丹之美,以水墨画的手法描绘出牡丹的风姿
【解析】 “梦蝶园”是作者的别号,这里指梦蝶园。“芳心”是比喻,指诗人的诗作,“处士知”即知道处士之心。“春风归去几多时”是化用李商隐《锦瑟》的名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在这里以庄周梦蝶的典故暗指自己的诗才如梦一般飘忽不定,难以把握,同时以杜鹃啼血的典故暗喻自己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忠心。“游人记得当年事”是说自己在游赏的时候,还常常想起当年的事情
梦蝶园怀古 物化虚空万象悬,蘧蘧栩栩散云烟。 满园都是华胥界,何处香魂觅醉眠。 注释: - 物化虚空:指万物皆在虚空中,无形无相。 - 万象悬:形容景象繁多,如悬挂在空中。 - 蘧蘧:形容身体轻盈,像羽毛一样飘渺不定。 -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 华胥界:比喻美好的境界或环境。 - 香魂:指梦中的幻象,也指美好而虚幻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注释】黄莲士:本名黄公度,字天台。凤山:即黄公度墓所在地。处士:指读书人。书画诗:黄公度工于书画,善作诗文。三绝:三绝句。风流:风雅、文雅。七字碑:七言律诗碑。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读《黄莲士凤山拜黄吾野墓诗》而写的感受。诗的前半部分赞扬黄公度的书画和诗作,后半部分则赞美黄公度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