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谦升,晚清时期学者,字滋伯,仁和人。
九岁能文,弱冠后雄长坛坫。
尤工书。
以廪贡生选仙居县训导,不就。
家居西马塍,以著述自娱,垂五十年,有书三味斋稿。
贼自湖州逼省城,家当其冲,或讽宜移居避之,不应。
贼火其庐,乃挈妻子走灵隐山中。
贼退,侨寓城中,啸歌不辍,自号无无居士。
城再陷,谦升方老病,驱至万安桥下死,妻周氏同时殉节。
周能书,世以鸥波夫妇拟之。
生卒年:?-1861
魏谦升,晚清时期学者,字滋伯,仁和人。
九岁能文,弱冠后雄长坛坫。
尤工书。
以廪贡生选仙居县训导,不就。
家居西马塍,以著述自娱,垂五十年,有书三味斋稿。
贼自湖州逼省城,家当其冲,或讽宜移居避之,不应。
贼火其庐,乃挈妻子走灵隐山中。
贼退,侨寓城中,啸歌不辍,自号无无居士。
城再陷,谦升方老病,驱至万安桥下死,妻周氏同时殉节。
周能书,世以鸥波夫妇拟之。
生卒年:?-1861
【注释】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魏谦升:字谦叔,号西斋。清代诗人。致爽台:即“致爽楼”,在广东惠州西湖中。泽尔、称他:指曹德馨。泽尔诗书气、称他冰雪姿:指曹德馨的学问和气质像冰一样清冽,梅花、柳树都难比肩。咏梅还折柳,才见又相离:指梅花和柳树各有各的风韵,不能相提并论。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作者与曹德馨同游惠州西湖中的致爽台饮宴,席间作《同曹德馨高学淳过魏谦升西斋饮致爽台三章》之二
【注释】 骅骝(huá liú):骏马,这里比喻人才。 诗名:诗的佳句。 瑶林:美玉园林。 珠树:珍珠般的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姚燮在《同曹德馨高学淳过魏谦升西斋饮致爽台三章其一》中曾写到:“我与君家两少年,相逢相知又一年。”可知此诗作于作者和曹德馨、高学淳等人相遇并相识之后。 首联“相送上金台,骅骝道路开”。上金台,即指送别的地点。骅骝,良马。这两句的意思是
诗句释义 - 出海观音龛联:这里的“出海”可能指的是观音菩萨的形象或雕像被安置在海上,因此“出海”可以解释为观音像的所在地或者与观音相关的海域。而“观音龛”则是供奉观音菩萨的佛堂或庙宇中的小型佛像龛。整个句子表达了对观音菩萨的崇敬之情,以及她慈悲救度众生的形象。 - 香象奉金仙:这里用“香象”来代表佛教中的一种交通工具——大象,象征着庄严和神圣。同时,“金仙”则是指具有高尚德行
【注释】 广殿:即广明殿,为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所建。启通明:指皇帝升殿时,众臣齐集于朝堂之上。五云:指皇帝车驾。香案:指皇帝的车驾。层霄:指皇帝的宫室。宗动:指皇帝登临高台而祭天。珠旒:《汉书·礼乐志》:“天子冕十有二旒,前后各十二……”这里指皇帝戴的皇冠。 【赏析】 《三清殿联》,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广”字开头,起句写景,写皇帝升殿时的场面;第二句写皇帝祭天时的情景
注释: 1. 草堂人日近,幽寂似江村。:草堂在人日时(农历正月初一)更接近了,这里的寂静宁静得就像江南乡村一样。 2. 新酒熟开瓮,故人来款门。:新的美酒已经酿好了,旧的好友也来拜访。 3. 看山新翠活,洗研墨云昏。:观看山中的新绿生机勃勃,洗砚时墨色如云烟般浓淡相间。 4. 坐久湖风善,都忘钓石温。:坐久了湖上的清风让人感觉很舒服,连钓鱼时石头的温度也忘记了。 赏析:
注释:自古才大的人,往往难以被重用,年纪大了却不再对功名富贵有所追求。 译文:自古以来有才华的人,往往难以被重用;人到了老年,不再对名利权位有所追求。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在仕途不顺、年华老去时的人生感慨。诗人以“古来才大难为用”开篇,点明自古以来,有才能的人往往难以被重用。这里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接着诗人以“老去诗名不厌低”结尾,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人才的诗,赞美了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1. 挽胡敬联:这是对诗人的尊称,表示对诗人的尊敬和怀念。 2. 三百辈杏林并冕:这里的"杏林"是指医学界,"并冕"则是指医生们头顶的桂冠,象征着荣誉和地位。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医学界有三百位医生,他们共同享有着荣誉和地位。 3. 三万签芸署编摩:"签芸"是指签文、公文,"编摩"则是编撰、编纂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注释】 1.旃檀:即檀香木。 2.华严文字海:指佛教经典,如《华严经》等。 3.函尊:指佛经中的经函或经书之尊。榆欓:指古代的经书装帧材料。 4.菩萨圣贤心:指佛教中对菩萨和圣贤的崇敬之心。 【赏析】 藏经阁联,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它以“芬诵旃檀,深入华严文字海;函尊榆欓,兼赅菩萨圣贤心。”作为其内容,表达了一种对于知识、智慧、道德和文化的尊重与敬仰之情。 “芬诵旃檀,深入华严文字海”这句话
灵卫庙联 南宋三忠,古社枌榆隆报赛; 西湖半壁,大招风雨降神灵。 注释:南宋三忠指的是秦桧、王伦、万俟禼这三位在历史上被后人认为的奸臣。古社枌榆隆报赛指的是在祭祀时祭拜祖先的场景,这里用到了“枌榆”一词,指的是桑树,象征着对先人的敬仰和追忆。西湖半壁则是指杭州西湖的美景,“大招风雨降神灵”是说通过大湖的美景来吸引神灵降临,这里的“大风大雨”形容的是湖面波涛汹涌的景象
【注释】 廿四:二十四节气。风: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农历)风。 香国:花国,指花的世界。 系定:系住、拴住。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借“花神”“月老”来写花,以蜂媒蝶使喻人间男女情爱,用香国和花国的比喻,把花比作了人间女子,把花的主宰比作花的情主,用赤绳象征男女之情,以月圆比喻夫妻恩爱不渝。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寓意丰富
张以文是明代的诗人。 字志道,元末明初时期的福建古田人。他博通经史,不仅精通文学,还擅长书法。他的诗作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声誉,被时人赞誉为“小张学士”
清代诗人朱景素,字菊如,是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女诗人。她以其清新脱俗的才情和独特的艺术手法,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作。下面将具体介绍朱景素以及她的诗词作品: 1. 生平背景:朱景素,字菊如,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她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这样的背景无疑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她的诗词创作不仅展现了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 2. 文学成就:朱景素的诗歌创作在清代女诗人中独树一帜
魏谦升,晚清时期学者,字滋伯,仁和人。 九岁能文,弱冠后雄长坛坫。 尤工书。 以廪贡生选仙居县训导,不就。 家居西马塍,以著述自娱,垂五十年,有书三味斋稿。 贼自湖州逼省城,家当其冲,或讽宜移居避之,不应。 贼火其庐,乃挈妻子走灵隐山中。 贼退,侨寓城中,啸歌不辍,自号无无居士。 城再陷,谦升方老病,驱至万安桥下死,妻周氏同时殉节。 周能书,世以鸥波夫妇拟之。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