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能有见籍胶庠,阿母颜开鬓渐霜。
苦节甘临原不爽,文孙又看继青箱。
【注释】:
谢节母:即谢氏,诗人之妻。篝灯:点着油灯读书的照明用具。胶庠(jīqiáng):指学宫。阿母:对母亲的一种亲昵称呼。苦节:指谢氏守寡,不嫁人。文孙:谢氏儿子谢宗元、谢宗道。青箱:《礼记·学记》:“藏之于青,纳诸紫,尊而不失。”后因以“青箱”为书室的美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妻子谢节母守寡期间,于夜晚点起油灯,教其子女读书时所作。
首句“子能有见籍胶庠”,意思是说,自己的子女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得益于有像谢节母这样的贤妻良母。这里的“子”指的就是诗人的孩子。“见”在这里是看见的意思,“籍胶庠”是指进入学宫。“阿母颜开鬓渐霜”,意思是说,谢节母看到孩子们能够进入学宫学习,自己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因为这是她的夙愿,所以她的头发渐渐变白了。这里用“颜开”和“鬓渐霜”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谢节母内心的欣喜。
第二句“苦节甘临原不爽”,“苦节”是指谢节母守寡,没有改嫁。“甘临”是指谢节母愿意坚守丈夫去世后的寂寞生活。“原爽”是指守寡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内心是平静的。这里的“苦节”指的是谢节母的守寡生活,“甘临”是指谢节母愿意坚守丈夫去世后的寂寞生活,“原爽”是指守寡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内心是平静的。
第三句“文孙又看继青箱”,意思是说,谢节母看着自己孩子们继续学习,就像她一样,继承了父亲的学问,成为了优秀的学者。这里的“文孙”指的是诗人的儿子谢宗元和谢宗道。“继青箱”是指继承父业,成为优秀的学者。这里的“文孙”指的是诗人的儿子谢宗元和谢宗道,“青箱”是指书房里的书架。
整首诗通过对谢节母守寡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一位贤妇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子女们的期望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