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十年不解兵,人今罢病虎纵横。
思家步月清宵立,月傍关山几处明?
在宁调元创作的《冬日杂咏,集杜》中,“四海十年不解兵”表达了一个长久和平的愿景,然而现实是战乱频繁。诗中的“人今罢病虎纵横”,暗示着社会动荡不安,像虎一般横行肆虐。接着,“思家步月清宵立”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月光下独自思念家乡的情景。最后一句“月傍关山几处明?”则流露出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 诗意解读:
- “四海十年不解兵”反映了作者对长期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
- “人今罢病虎纵横”形象地比喻了当前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
- “思家步月清宵立”展示了诗人因思乡而孤独站立,月光下的静谧增添了思乡之情的沉重。
- “月傍关山几处明?”通过对月亮位置的描绘,传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 译文注释:
- 译文:“四海十年不解兵”指的是过去几十年来,国内未曾停止过战争。
- 注释:“四海”泛指全国或全世界。
- 译文:“人今罢病虎纵横”形容现在的局势如同病虎般肆虐。
- 注释:“罢病”意为疲惫不堪,“虎纵横”表示横行霸道。
- 译文:“思家步月清宵立”描述了诗人在清冷的夜晚独自思念家乡的情景。
- 注释:“步月”指步行赏月,“清宵”指深夜。
- 译文:“月傍关山几处明?”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故乡和家人的无限思念。
- 注释:“月傍”意为月亮高悬。
- 译文: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宁调元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 赏析:
- 情感深沉:诗人以沉痛的情感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 意象独特:诗中使用了“虎”、“月”、“关山”等象征,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 主题鲜明:通过战争与和平的主题表达,引发读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思。
- 语言优美:诗句流畅,用词精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宁调元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描述,更是一种对和平、对家庭、对国家的深情呼唤。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珍视家人,为国家的未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