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峰围拱妙莲台,鸟道云梯十里来。
山径曲随云脚转,寺门高压树头开。
游人蜡屐攀初倦,佛子蒲团定已回。
一笑相逢同领会,三生石上不须猜。

这首诗描绘的是黄山慈光寺的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黄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的第一句“群峰围拱妙莲台,鸟道云梯十里来。”描绘了黄山的山峦叠嶂,云雾缭绕,如同一座莲花台。这里的“鸟道”和“云梯”形象地比喻了山路的险峻,而“十里来”则表达了山路的漫长。整句话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感觉。

第二句“山径曲随云脚转,寺门高压树头开。”则是对黄山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这句话中,“曲随云脚转”形容山路弯弯曲曲,宛如云朵在脚下移动;而“寺门高压树头开”则是说寺庙的大门高耸入云,仿佛树木的顶端被压住了。整句话充满了动态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山间,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第三句“游人蜡屐攀初倦,佛子蒲团定已回。”则描绘了游客们攀登黄山的情景。这里的“蜡屐”是古代的一种登山鞋,而“蒲团”则是佛教徒常用的坐具。诗人通过对这两个词汇的描述,展现了游客们在攀登过程中的疲惫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一笑相逢同领会,三生石上不须猜。”则是全诗的总结。这句话中,“笑相逢”暗示了诗人在游览黄山时与游客们的欢聚;而“三生石上不须猜”则是说在黄山这样的神奇地方,人们无需猜测缘分,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整句话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黄山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文景观的魅力,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