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入阊阖,缥缈蓬莱游。
丹阙互紫宫,瑶府结琼楼。
玉皇数召见,绛节垂华斿。
香案翻宝箓,众仙非我俦。
下士未闻道,汩彼尘土谋。
丹砂治不成,聚语徒啾啾。

【注释】

感遇:作者在长安时所作,共三十八首。

阊阖:指宫门,借以比喻帝王所居的皇宫。

缥缈(piāo miǎo):隐隐约约的样子。

紫官:指天帝居住之处。

瑶府:神仙所居之宫府。

玉皇:天上最高的神祗。

绛节:古代帝王的仪仗车,用赤色绸帛做成,上面有龙形图案,象征天子权威。

华斿(yóu):彩色丝织品做的飘带,下垂如流云。

香案:供设香花祭物的案台。

宝箓(lù):指道教经典中的经书。

众仙:指道教中的仙人。

下士:指作者自己。

丹砂:一种矿物药材,可入药或炼丹。

治不成:不能炼成丹药。

聚语:聚集谈论。

啾啾(jiū jiū):象声词,形容鸟叫的声音。

【译文】

驾御着风进入宫中大门,隐约地遨游在蓬莱仙境。

高大的紫禁宫殿和天帝的宫殿相映,琼楼玉宇高耸入云。

玉皇大帝频频召见,手持紫色丝绳,飘扬着彩绸飘带。

在香案上翻阅《宝箓》,众神仙中没有我这样的人物。

下等的人没有听说过修炼成道的事,只是沉迷尘世的欲望。

丹砂炼不成,大家聚在一起议论不休。

【赏析】

此诗为李白初到长安时所作,共有三十八首。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时的感怀之作,通过描写自己在皇宫里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以及对自己地位卑微的感慨。

开头两句,诗人描绘了自己进入皇宫的情景。“入”字表现了作者对皇宫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缥缈蓬莱游”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皇宫中的所见,使人仿佛看到了仙境一般的景象。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所见到的宫殿和神仙。“丹阙互紫宫”,指的是皇宫中的紫禁殿和玉皇大帝的宫殿互相映衬,显得非常壮观。“瑶府结琼楼”,则是说神仙的府邸建有琼楼玉阁,更加增添了神秘色彩。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皇宫的赞叹,也反映了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述了他在皇宫中看到的各种景象。“玉皇数召见”指的是玉皇大帝多次召见他,而“绛节垂华斿”则描绘了他被召见时的场景,用红色的丝绳和华丽的飘带来表现他的尊贵地位。这两句诗既表现出了皇帝的威严,也反映出了神仙的高傲气质。

接下来两句,诗人转向了自己在皇宫中的所见所闻。“香案翻宝箓”,是指他看到皇帝正在翻阅《宝箓》经书;“众仙非我俦”,则是说其他的神仙都不是他的对手。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的谦虚态度,也反映了他对其他神仙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下士未闻道”,是指他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没有听到过真正的道理;“汩彼尘土谋”,则是说他只是在尘世间谋求自己的私利。这两句诗既反映了他对自身地位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皇宫里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诗歌风格,既有宏大的历史画面,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堪称是一首经典的古诗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