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砥柱号琉球,成绮朝霞灿小洲。
光照赤山祥气蔚,红蒸丹港锦文浮。
扶桑日出含精射,沧海云生擘絮收。
熳烂烟波缥缈际,澄台占史一迎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和译文,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翻译:
- 东洋砥柱号琉球 - “东洋砥柱”指的是中国的东海中,屹立不倒的岛屿,此处称为“琉球”或“琉球群岛”。
- 成绮朝霞灿小洲 - “成绮”可能是指一种织物,这里用来比喻朝霞的美丽。“灿小洲”表示朝霞灿烂如同小岛一般。
- 光照赤山祥气蔚 - 描述的是日出时,阳光照射在赤山(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附近的一座名山)上的景象,使得山峦显得庄严神圣。
- 红蒸丹港锦文浮 - “红蒸”意味着红色如同蒸气般弥漫在空中,而“丹港”可能是指一个颜色艳丽的港口,“锦文”形容海面如绣一般的波纹。
- 扶桑日出含精射 - “扶桑”通常指太阳,此句形容太阳初升时光芒四射的样子。
- 沧海云生擘絮收 - “沧海”泛指大海,“擘絮”是指把棉花捻成絮状,这里用来形容海上的云雾缭绕,仿佛是在收取被风捻成的棉絮。
- 熳烂烟波缥缈际 - “熳烂”是形容烟雾缭绕、弥漫的样子,“烟波”指的是水面上的烟雾,“缥缈”形容景象若隐若现。
- 澄台占史一迎眸 - “澄台”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是一个比喻,意指清澈明亮的水台。“迎眸”则是指迎接视线,这里的意境是在观看这个美景时,让人的目光都为之吸引。
译文:
东方大海中的坚固岛屿被称为琉球,朝霞映红了那小小的岛屿。
日照赤山,神圣庄严,红雾弥漫,如同港口边的锦绣波浪。
太阳从扶桑升起,光芒四射,如同箭矢直射天际。
大海之上,云雾缭绕,宛如被风捻成的棉絮。
烟雾弥漫,海天相接,景色变幻无常,令人陶醉。
站在澄澈的水台上,凝视这一切,让目光无法自拔。
赏析:
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场景的深刻感受。
诗的开篇“东洋砥柱号琉球”设定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将琉球岛比作东方大海中的一块坚硬的砥柱,象征着其稳固和重要的位置。接着,诗人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晨曦中的琉球岛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海上画卷。
诗中的“日照赤山祥气蔚”,通过描写太阳初升时的壮观景象,寓意着光明和希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此外,“红蒸丹港锦文浮”,以红色的朝霞和绚丽的海面为画面,营造出一种热烈而又祥和的氛围。
最后两句“漫烂烟波缥缈际”,“澄台占史一迎眸”,则是诗人在送别之际,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友人离去后美景的留恋。诗人站在高高的水台上,眺望着这迷人的景色,似乎要将所有美好的瞬间都刻入记忆之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又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文情怀。